读严歌苓的《陆犯焉识》与看张艺谋的《归来》心情是完全不同的。
读《陆犯焉识》我的心情随着严歌苓的笔起起伏伏。毫无疑问,陆焉识的一生可真是跌宕的一生了,年轻时风流倜傥,在国外有着自己想要追求的自由与女人,在重庆一个女人让他有了家的感觉,年轻时的才华让他用犀利的笔触来指点江山。即使后来成了犯人,陆焉识依然没有放下学术,在脑中“盲写”,记录着自己坎坷的一生。
严歌苓的伏笔埋的是极好的。纵然陆焉识心中抗拒着恩娘塞给他的女人,纵然他年轻时抗拒着用贿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认为那是没有出息的无耻行径,纵然他依仗着一身才华自信非常,但是时间改变了一切,也许没有年轻时潇洒的生活他不会在青海才蓦然醒悟,他心中至爱其实是那个将安静刻在骨子里而又容易满足的冯宛瑜,在平反回来走投无路时用了陆家全部的家当来做家宴只为了一份工作。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是艰涩的。陆焉识是这样一个有才华,有自信的男人,但是年轻时几篇匿名的文章得罪了所谓的凌博士,以至于归来的陆焉识空有满腹的才华一时间仍然难以找到工作。
读到陆焉识逃跑的时候我真可谓比他还要紧张,这么多年的装着哑巴,为了一个逃跑的机会,我心里是忐忑的,他顺利避开别人耳目时我心情是雀跃的,他与抓捕的人擦肩而过时我万分紧张,在他终于见到了他的冯婉喻,见到了他的子女,他们的一举一动,每一个表情都深深的刻在了陆焉识的脑海当中,就像要把这二十年未见的面一次性像饿狼见到食物一样扑上去。
但是他忍住了。这是让我更心酸的时刻。
读《陆犯焉识》,我着重的是陆焉识在无期时的隐忍。观《归来》,则省略了这些,直接从回家时开始的,我的泪点平日里是很低的,在火车站婉喻提着提前一天蒸好的馒头,提着大包小包的铺盖,大喊着焉识的时候我的泪几乎决堤。是怎样一股力量使将安静刻在骨子里的婉喻拼了命一样奔向陆焉识。
可能是爱吧。
在书中婉喻虽然是被恩娘强行塞给焉识的,但是传统让婉喻深深的将焉识爱在了心里,同时还有些一些美妙的“误会”。
在电影结尾的时候,我一度以为冯婉喻会恢复记忆,然后“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但是并没有,婉喻只是将“5号接焉识”记住了,电影也是在大雪纷飞中两个相伴的身影中结束。
我并没有结合历史去深思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生的故事。我只是被陆焉识和冯婉喻这样一份爱情所感动。
这是一种相守。
陆犯焉识,有这样一个人,请放心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