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看到《诗经》中的一句“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都快黑了,你怎么还不回家?”——年少时的我们常常被这样问起吧。或许那时候,听到这句话我们内心还有些许的不情愿和小烦躁——又要叫我回家,我多想在外面多玩一会啊!
那时的我们不曾理解,父母找不到我们时内心的焦急、做好了饭菜发现孩子还没回来的失落。而早在几千年以前,《诗经》便记录了父母深婉焦灼的牵挂和叹息——“式微式微胡不归”。一直到现在,那贪玩的孩子们还在柳堤湖畔、街角小巷嬉笑着;抑或捧着手机低着头,对父母的呼唤置若罔闻,在父母的催促中撅着嘴巴拖沓着脚步走向饭桌——那个贪玩的孩子多么不懂事啊!
而,慢慢地,那个贪玩的孩子长大了,离开家,甚至好久都不曾回来。
因求学、谋生而产生的忙碌渐渐成为了生活的主旋律。而我,也已经好久没回家了——好想念我的爸爸妈妈啊。
暮色渐深时候,格外想家。想念一家人暖融融吃饭、看电视的时光,想念弟弟跟我聊着学校里各种搞怪小事件让我常常笑得合不拢嘴,想念家里对外人极凶而对我友好温柔得像绵羊的狗狗,想念婶婶家那只“咪呜咪呜”轻轻叫唤、身子柔软成一摊的猫咪……
越是长大越是离开家,越是愿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捧着回忆暖着微凉的心窝。时光以看得见的速度剥蚀着城墙上的漆,也用同样快的速度染白了爸妈的发。曾经妈妈笑靥如花,而今却是鬓角开满那白莲花;曾经父亲健壮挺拔得像树像戟,如今连脾气都被光阴打磨得平和了那么些许,让我想喊“老爹”而不是年轻的“爸爸”。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啦……”一首《父亲》唱哭了多少儿女,这熟悉的旋律甚至成为一些人不敢触碰的忧愁的滥觞。
当我们不再调皮、变得成熟懂事的时候,格外想念童年那种无忧无虑的日子——因为那时候爸爸妈妈还年轻着,有足够旺盛的精力把小小的我们搂在怀里讲故事或者陪我们做游戏、不厌其烦地教给我们识字念诗。而那时我们与爸妈的距离,用手掌就能量出——而今,便只能用钟表去量,我们同父母在一起呆了多久,是不是随后就又要离开,奔赴下一场人生的盛宴或是致哀……
远远的,我似乎听到,那声音跨越两千年逆光而来——“式微式微胡不归?”——劝着远行的游子:快快抽空回家,看看你日益老去的爸妈,他们在想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