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和很多人一样,开始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但是最令我头疼不已的不是我的就业问题,而且我骨子里的不自信和懦弱。
曾有人对我说。一个人不自信,过度的攀比会让自己成疾。我也不知道自己为啥会变成如此不自信的人。和很多人一样,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但是生下来就是父母的“骄傲”。我小心翼翼的活着,从小到大学习要拔尖,要比左邻右舍的孩子强。现在出来是比工作,谁家孩子有出息,工作单位好……这些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我也不知道自己为啥老喜欢比较,还是一种让自己停不下来的感觉,仿佛没有比较我就浑身不自在一样,这种感觉真的很可怕。有人说我这样会让我迷失自己,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还有可能引发心理疾病。听到这里,我自己也开始惶恐。
进入大学,我开始勤工俭学。从农村到武汉读书,一切都得适应。刚刚开始生活我就过度节约,每天把自己一天的开销算得死死的,控制在十元钱之内,哪天花销低于十元钱我还常常乐呵半天,为自己的这种节约精神感到自豪。后来和同学一起吃饭,她们看到我如此节约,有点不忍心想帮助我,我才意识到我真的是要靠别人的同情和施舍了吗?其实没有,我做的只不过想自己少用点生活费,为家里节省一下开支,这样父母就可以少点压力。我何尝不知道自己在糟蹋身体。后来,我改变了这种方式,直接去外卖店打工,即可以包饭也可以挣到零钱。就这样,每天中午和晚上去外卖店帮忙,早上在学校食堂做事,放学后再赶赶稿子啥的,忙忙碌碌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我这样大概一个学期,解决了自己生活费的问题,我便开始独立起来,不再要家里生活费。
大四为了找工作,我家里没有什么关系自己也没有什么独特的能力。我便采取了“逢进必考”的原则,给自己报了很多考试,学校在一个城市,工作在另外一个城市,来回奔波。身边很多人不理解,我为啥要如此辛苦折腾自己,她们也看不明白我为啥这也要考那也要考,“考那么多干嘛?”这是我听到她们对我最大的质疑?也许她们说的没错,但是我相信自己也没错,我只不过想在年轻该奋斗的年龄尝试一把,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活的很不容易,只不过是每个人心态不一样。我是一个心里极度不自信甚至自卑的人,我做事情总是嚷嚷自己有ABCD计划,说什么自己不想在一棵树上吊死,其实说多了,我不敢孤注一掷,因为我没有自信,没有胆量。
对身边积极热情洋溢的人我总是感到无比羡慕,我觉得和他们在一起聊天都是幸福的,都能笑着,乐着。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总会想着自己那些所谓的“使命”、“压力”、“责任”......我内心的懦弱和忐忑不安一直动摇着我,让我优柔寡断,无法取舍。我是矛盾的复合体,一方面,我想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另一方面,我逼着自己上进,自己优秀,出人头地。但是这两者我不能很好的平衡。于是乎,我在其中一直徘徊不定。
生活没能让我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确很遗憾。“人未老心已老”,用这句话形容我也是最恰当不过的。“想得多做的少”这句话说也不假。人都想往高处爬,都想变优秀,这一点都不假。但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毛毛躁躁的这样能有所成就吗?很多人都说只和自己比,做最好的自己就足已。可世间又能有几人如此呢?成功人人都向往,那么准备好迎接失败的心又是否准备好了呢?害怕失败,变得被动,不自信,自卑,心态也开始不好,患得患失,这真的是一种病,很多人都有,只是没有说出口。
毕业的自己,可能前路渺茫。但是庆幸自己还有一份人生规划,还有一颗想上进的心,希望能在年轻的岁月里无悔去拼搏一把,也曾想起那句话:“人生爱拼才会赢”。人生赢家谁都想当,没有付出又哪里有收获,自卑和攀比无形之中徒增了心理负担,但是也要学会排解,释开心扉。想要改变就闭嘴,直接行动。先做再说,而不是先说再做。
人生路漫漫兮,众生都得求索。那么我又有何理由不勇往直前呢?和那个多愁善感,自卑又懦弱的自己告个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