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些公众号文章:美国加州高通的华人工程师在工作了10年的公司大楼上纵身一跃,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让他走上绝路的原因,”是因为无法经受裁员的压力;中产是隐形贫困,光鲜外表下包裹着一颗脆弱的心。“在这里想问下,脆弱的心为什么要和中产划等号?而且确定不是因为裁员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
心理脆弱不只是中产的标签
我的一个新西兰白人朋友,他有一家小工厂,早些年他岳父也在他的小厂打工,后来因为他女儿,也就是我朋友的同居配偶乳腺癌切除后他毫不关心,于是我朋友把生气他岳父大人开除了,第二天晚上,当我朋友回到家,看到在他已经在车库上吊身亡的岳父,他岳父是低产,拿新西兰最低工资,做着辛苦的工厂工作,在遍地都需要做农活劳动力且低消费小镇,仍然没有办法承受失业的打击,选择了结束自己生命这种报复行为。
初来新西兰就听本地人提起,新西兰青少年自杀率非常高,因为生活一直处于比较安逸的状态,承受不了打击,这其中又有我另一个朋友的儿子,朋友是荷兰阿姨,有三个子女,最小的儿子在一次酒吧聚会时,自杀了。自杀原因不详,我朋友觉得他是因为生活不如意,想不到其他原因,每年祭日,老母亲都要把手机屏幕上的小孙女换成儿子的照片,还时不时的叮嘱周围的人:请不要死,你妈妈会特别特别伤心。
没有很多钱和社会地位,我们真的过不好吗?
在群里聊天,有人说到”美国不是福利国家,适合精英,适合高技能人才“。那么三亿多人口,精英比例有多大?所以其他人都不适合生活在美国了对吗?人们很多时候是不是喜欢给给自己和别人画了圈圈又贴上标签,如果达不到或者失去了这个标签,生活就显得别扭了起来。
其实我没资格说这个没钱和社会地位也可以过得很好的话题,我本身就是争强好胜的人。
我出生在N线小城的煤矿,从小没有被培养过任何特长,成绩平平,从不受老师关注,语文是所有科目里的最强项,每次考试成绩好时,老师都会说我”你超常发挥了“,但是我怎么就是不甘心,处处想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就是凭借不甘心的冲劲儿,做北漂,后因雾霾搬去深圳,私企国企外企里慢慢的让自己生活水平越来越好。
然而我来到新西兰后又陷入了另一轮的不甘心,每次和华人圈子聊天,因为有些朋友们的父母帮助买了房子,或者给出了首付,或者帮忙买了车,或者帮忙缴了学费,而我在新西兰的学费是靠国内省吃俭用加新西兰季节工赚来的,就是在这种差距下我承认有时候我心里会感慨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人就生在罗马。
可是再反过来想想,这只不过是又回到了我国内一无所有时的境遇,不过是做为新国家,第一代移民,起步慢了些而已,是我选择一个和我背景一样的男友而需要承担的结果而已。
说到这里,人生大多的不如意,不过是时间,地点和当时所处情况决定的,没有一条涉及到”将来“,所以我们只要解决”当下“的问题就好,当下没有钱或者没有好工作,那就休养生息,好好做未来规划,当你准备好了再次出发时,也许会有更多的收获。
与此,昨天刚好和一个隔壁镇的朋友聊天,朋友的爱人是英国人,两人携手十年,有一个混血小王子,丈夫收入稳定,工作的高尔夫球场离家开车五分钟,朋友在咖啡店工作,开车离家五分钟,一家人虽在小镇贷款买的房子,但是地点是新西兰本地人最爱的海滩Ohope。
我和她说出了争强好胜爱攀比对于我的困扰,她说她对自己目前生活满意,又想起曾经她提起很幸运两人工作都离家很近,家的位置也很满意,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每个周末一家人都一起享受家庭时光,日子非常满足。对比那些”金光闪闪“高收入,高技能,目标高,打鸡血的人来说,我竟然特别羡慕我朋友对生活的满足。
人生实苦,不要自己难为自己。
除了我们一心追求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支撑
我们常说投资不要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工作技能不要"一条腿"走路,要多些选择来给生活多些保障,很多人却忽略了,其实除了事业和金钱,生活的重心还要更多的事情来支撑。
爱情,友情,亲情,梦想,宠物,爱好,等等等等。
M先生说过,再糟糕的一周,只要周末去小飞机场钻进飞机里飞一圈儿,那么这就又是一个美好的星期。所以他这个烧钱的爱好,我还是一直鼓励态度让他坚持着,甚至以后搬家,我也会考虑我们是否负担的起最近的停机场的费用,因为爱好成了他生活的一个出口,可以让他在忙碌工作和琐碎的生活中,多一份美好的动力。
就算我这种争强好胜的性格,想到当初遇到的N个瓶颈,或者抑郁症最艰难的那一年,我想就算回到过去,我还是会自己说”老娘拼到今天,不是为了提前见上帝的“。在我年少的时候,我一直觉得就算当时状况很不好,但我还会对生活充满希望,矫情的说,我一直有梦想,我到现在还有,我想在短短的一生中,留下一些东西去影响一些人,我想努力让自己和家人和狗子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有很多的人没见,很多东西没学,很多地方没去,很多书没读。
人生太短,请别难为自己,对你说,也对我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