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就是之前咱们讲的关于思维模式的最后一篇了,也算是一个收尾。时间过得可真快,十几篇就又过去了。不过思维模式这个东西,了解了,就应该在生活中用起来,它可以说是脑子中的一根弦,也可以是自己以后做事情的一个参考,亦或是我们对待任何事情时候多了一种看法,所以即使主要说它的文章结束了,但是思维模式这个事情却是会一直继续下去的。
一个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一定是一个可以很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记不太清楚之前在哪里看到过一个例子,最近恰巧在思维模式这本书的最后也看到了,大致就是讲好比你与自己的伴侣因为某事都快要吵起来了,冲动的魔鬼快要跳出来了,情绪快要失控的时候,此时要立即走开,然后把自己关在一个房间里面,把自己心中所有的不悦、对对方所有的怨言、心中的怒气全都给写下来,然后自己看几遍,然后再两个人一起互换看。当然前提是在之前就已经与伴侣约定好了,遇到这种情况时候两个人就这么做。
我看到这个例子时候,觉得这应该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虽然我们都提倡当面沟通,有话要讲清楚,可是当情绪上来的时候,人很难保持理智,而此时说出的每一句话很多都是情绪带出来的,未必是自己真的想说的,而对方此时也在情绪上,也会刻意的把你说的每句话想的很尖锐,当然话可能本身也说的很尖锐,那么可想而知,此时再沟通下去,可不得吵起来么?所以各自分开在单独房间里面,按照如上说的方式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我们来看这首先是一个发泄的过程,但同时也是一个冷静的过程,当你写完的时候,应该就没那么气了,情绪也不会有那么激动了,也会更加理智一些,当再看一遍自己写的东西的时候,真的就会认为对方就如自己写的那样吗?而又当两个人冷静下来再一起看对方写的东西的时候,还会那么气对方么?此时一定会更加理智和冷静的看这所有的问题。
有胖友说这个到底有没有用呢?其实,小胖还真的不敢说一定有用,因为小胖毕竟也没试过,也还没伴侣(尴尬脸,哈哈)。但是我觉得这该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因为这至少是一个让各自冷静理智下来之后再来看待问题的方式,而冷静理智的看待大部分问题总不会有错。
咱们之前一直讲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小胖更愿意把它们称之为一个人的两个我。我觉得每个个体都有两个自我,我们做的所有决定也是这两个我动态博弈的结果,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成长型思维模式的那个我更加强大,能够帮助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那个我成长,而非打压。可是我们该如何去帮助那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我呢?
首先是接受那个我。不得不承认的是,那个我一定是会存在的,每个人都是这样,身体里住着一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我也不是一件什么可耻的事情,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坦然的面对与接受。
其次便是观察那个我。观察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的那个我会在何时出现,可能是在你想做一件事情,但是觉得自己没有天赋并且那个我劝你刷刷抖音,玩玩儿游戏放松一下,放弃的时候;也可能是你坚持了一件事情很久,但是还是依然不见成效,那个我还是劝你放弃的时候;还可能是当你遭遇了一些挫折,那个我劝你什么也别做,颓废堕落的时候;也可能是你做了一些事情成功了,那个我告诉你你已经天下无敌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观察这个我何时出现,胖友们也可以想下那个我最近一次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命名那个我。我觉得可以是你很讨厌的名字,举个不是特别恰当的例子,记得有种戒烟方式,就是抽假烟,而这个假烟并不是烟,只是一支与烟长的很像的东西,但是嘴唆起来的味道会超级难受,所以当戒烟者犯了烟瘾的时候就抽这个,时间一久戒烟者就会对烟有一种条件反射,看到可能就想吐。小胖想要说的就是你给那个我起了一个自己讨厌的名字,那么它每次出现的时候,自己必然会很讨厌,长此以往你叫这个名字也会觉得烦它。那么渐渐的那个我是不是会出现的越来越少呢?小胖记得自己高三时候就用过这种方式,当时因为一些事情总会扰乱自己,然后自己就写日记,骂自己,骂那个我,小胖只想说骂那个我还是有点用的。
小胖在前面时候说要帮助那个我,可是这里在命名那个我的时候,怎么说是骂呢?这是因为在小胖看来,骂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帮助,不为了顾及情面的骂,没有利益牵涉的骂,为了让那个我看清事实的骂。
关于思维模式小胖已经写了这么多了,再跟胖友们谈几点感受。很多事情都是可以变的,也不是绝对的,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所以在此基础上很多事情也就多了很多缓和的余地。我们的思维模式很多来源于我们自己的成长环境,所以我们将来的孩子的思维模式也必然会受到我们自己的很大影响,古有言之有其父必有其子、子不教父之过,所以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一个成长型思维模式,何谈以后呢?最后,正是因为很多事情是可以变的,那么我们之前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其实是有可能性的,我们自己认为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可能真的就是自己认为的而已,没有认真地尝试过怎么知道呢?所以不要给自己设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