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安妮宝贝的文字是矫情的是压抑的,当它们被陈可辛塑造成电影,变成流动的画面时,依旧压抑,却用细腻将矫情的无病呻吟很巧妙的退了去,叫人无端生出悲悯,还有一丝感同身受。
小说中的七月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学习努力,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谈了一段细水长流的恋爱,生活安逸而平静,一眼似乎就到尽头。她很像生活中许多人,其中也包括你我,在生活面前高唱着自由之歌,却躲在懦落的壳子里安逸的老去。看起来是最温柔善良的一个,却往往也是最自私胆小的那个,会的只是拿捏真正爱自己的人。
对比小说,电影中的林七月更讨人喜欢。陈可辛的重新塑造没有将这个安逸女孩的小自私小矛盾抹杀,还赋予她于安逸斗争的勇气。当马思纯剪成短发帅气登场时,我的眼睛都跟着亮了。不知你是否听说这样一个说法,说换了新发型,生活就会从头开始。生活中的我们被困在一成不变中太久,连换个新的发型做个小小的改变都害怕,害怕失败害怕迎合不了别人的审美。你想成为什么样就成为什么样,别人的看法并不应该影响你的决定,人的一生总是在顾忌别人的话,那一辈子只能活在世俗下,最终被塑造成别人认为优秀实际上很无趣的普通人。
踩影子的人和影子的本体交换了人生:安生成了安稳的七月,七月成了流浪的安生。
还好,电影中的七月勇敢走出了安逸,寻找自由。她在没有新郎的婚礼后离开了生她养她的小城,沿着安生流浪的脚步流浪。自由的翅膀刚展开,就被生活掐住了后脖颈,一个小生命的到来拖住了七月追逐自由的脚步。七月选择和安生分享这个秘密,她生下了家明的孩子,却没能参与孩子的人生。
我想自由自在的生活,和你一样。
七月像小时候一样和安生挨在一起,畅想未来时带着向往,也有绝望。她也许想到自己只能选择重回小城,重回自己懦落的壳子里,安逸的老去。可是,七月一定没有预见自己的结局,那是另一种飞蛾扑火的方式,却也向安稳的生活抗争。
根本没有人爱你,根本没有人爱你。
七月在知道安生和家明在一起时,声嘶力竭地用这句话戳在安生心里,一个字,一个字的。
小说里家明说安生像一颗散发诡异浓郁芳香的植物,会开出让人恐惧的迷离花朵。电影中周冬雨将安生的迷人很好的演绎了出来,初遇家明时的狡黠,连威胁都那么理智气壮:“搞过对象吗?最近有个姑娘看上你了,你老实点啊!”遇见这样一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苏家明的眼神都忍不住柔软了下来,那勾起的嘴角也许就是家明和安生牵绊的萌芽。这样一个迷人的姑娘,应该很是吸引人才对,怎么会没有人爱呢?
安生成长在单亲家庭,唯一的母亲也对她疏于关爱,她渐渐长成了一株带刺的仙人掌。七月是她最后的柔软,那个女孩安静沉稳,有着她所没有的美好,她喜爱的柔软性格,她向往的温馨家庭,七月有资格拥有全世界。所以当家明在佛像前表露了对她的爱意,安生选择了七月,她带着对家明的喜欢和那块玉佩踏上了流浪的征程。
安生一直只是在努力的生活,她过着七月无法体会的日子,流浪在各个角落,遇见不同的人,发生不一样的状况,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不至于那么糟糕。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安逸的人眼里永远都是酷的,可是他们看不见流浪的艰辛,体会不到自由的孤独。疯狂的放纵之后越想念平静安稳,再热爱自由的流浪者都会疲惫。
二十六岁的安生就是那个被孤独和疲惫包围的流浪者。她选择了重新审视自己,去接触全新的东西,去收起自己不羁的锋芒,像七月那样做一个平凡的女孩,过安稳的生活。
小说里七月的结局是不幸的,她说,我觉得我自己的罪太深,判决的时候到了。电影却给了安生希望,我想导演编剧和我一样心疼这个浑身是刺的善良姑娘,他们给她的未来充满希望,还将七月的孩子给了她。瞳瞳不仅是新的七月,也是安生新生活的希望。
片尾曲响起,故事讲完的时候,我还站在座位上久久不愿离去,只因生活中我们都是七月,却想活成安生。电影让自由和安稳碰撞,将像你我一样的七月宣布死亡,却给予不同的安生希望,到底是叫你我走出安逸的壳子迈向自由,还是让自由的灵魂回归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