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敏说,教养是习惯的总和。
真正的教养,不仅是大事上的抉择,更是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累积。
1.有教养的孩子是懂“礼”的
周末,同小区的小朋友来我家找儿子玩。我们午餐烤的鸡翅放在餐桌上,等我从厨房出来,烤盘里的鸡翅被孩子们啃完了。
晚上和孩子聊起这事,问他如何看待这件事,孩子说:“那✘✘说闻着这鸡翅好香呀,我就让他们吃了,结果没忍住,就吃完了。”
“鸡翅是妈妈做的,你觉得需要跟妈妈打一声招呼吗?”
“妈妈,对不起!忘了跟你打招呼了。”
“没关系啦,宝贝,不管是动了谁的东西,都需要被允许才行喽。”我摸了摸儿子的头答到。
“当你看到别的小朋友家有特别好吃的东西,或者好玩的,你是怎么做的呢?”我又补充道。
“我会直接跟朋友说的,允许就吃喽!”
“干的好!”我给儿子点个赞,并接着说:“最好是得到大人的允许,吃好了或玩好了,临走时记得说声谢谢,这才是人见人爱的小朋友呢!”
日常中的许多小细节,也许不经意的,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地方,可以折射出我们的为人,也是孩子们需要学习的本领喽。
正如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让孩子从小处学“礼”,方才能懂“礼”。
2.有教养的孩子会帮助他人
能帮助他人的孩子不会以自我为中心,而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再者,爱帮助别人的人,还能改善孩子的人际关系,增进其社会交往能力。
在幼儿园里,我发现那些人缘比较好的孩子,都是非常乐于助人的孩子,并善于领导其他的孩子。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孩子去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有教养的孩子会体谅别人,懂分寸
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乎为人的教养,需经深思熟虑、再三考量。
傅雷和夫人有位干女儿,叫恩德。
傅聪初见恩德时,听到她在弹琴。
年轻气盛的傅聪毫不客气地嘲讽说:“弹得简直是不知所云。”
到了夜里,十点多了,傅聪还要练琴,恩德劝他早点休息,明日再练。
傅聪反问:“像你那样,我还会有成绩吗?”
傅雷看到这一幕,当下并没有说什么。
事后,他却在寄给儿子的书信中提到这件事。
他告诫儿子,觉得别人弹琴弹得不好,“倘能细细分析她的毛病,而不先用大帽子当头一压,听的人不是更好受一些吗?”
对待别人的善意,“用反批评的办法,自然不行。”“便是亲姐妹,有时也吃不消。”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了,用抬高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别人。
殊不知,无意间的一句话语,可能就割伤了别人的自尊。
随口的一次批评,可能是刺在别人心上的一把尖刀。
有句话说:“教养的本质,一是分寸,二是克制。”
真正的聪明人,能设身处地地体谅别人的处境,也会恰如其分地保持分寸感。
熟不逾矩,进退得宜,才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有教养的人,不会让别人难堪,能够用心体察别人的想法,将他人的感受放在心上。
4.有教养的孩子会认识自己的情绪
要让孩子意识到,所有的情绪都是正常的,但处理方式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结果。
当自己有了情绪,不能随意发泄到别人的身上。只要我们能接纳自己的情绪,及时去排解它就好了。
所以一定要帮助孩子学会有效地管理并表达这些情绪。
关于处理情绪的技巧见我的《叛逆期》
5.有教养的孩子会履行自己的责任
让孩子做一些能力所能及的家务。能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孩子,帮助他人也自然会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另外,对孩子表达感谢,鼓励他们,使感谢成为他们的习惯。
正如丹尼斯·维特利所说:“孩子们的责任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而是他们未来和社会的责任。
这句话提醒我们,孩子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包括对社会和未来的责任。通过教育孩子们担当和承担责任,他们将会成为一个有意识并有积极影响的社会成员。
建议先从家务做起,比如为家人做顿简单的饭,这个可以从《小厨神成长记》中可以了解我是如何培养孩子去做饭的。
6.有教养的孩子得懂最基本的餐桌礼仪
应从小告诉孩子,餐桌上长幼有序。另外,再小的孩子也不可以剩饭剩菜,吃多少拿多少,喜欢的菜也不能独食,要学会和家人一起分享。
7.有教养的孩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有教养的孩子能遵守公共秩序,不随意跑跳。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扔垃圾,尊重他人隐私。也会站到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8.有教养的孩子能会基本的整理
有教养的孩子知道“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都将用过的东西自动“归位”,生活也更加整洁。
教养,是装不出来的,它深植于你的内心。
一个人有没有修养,不是看他人前做得多么尽善尽美,而是看他处事之时的态度和行为。
能心怀悲悯、发自内心地体谅和友爱别人;
能转变位置、给他人一份真挚的关怀和温暖。
真正的教养,说到底都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善良。
正如杨绛先生书中所写:个人真正值得炫耀的东西,是善良,是教养,是包容,是见过世面的涵养,向阳而生,努力向上,做一个温暖的人,不卑不亢,清澈善良!
要想孩子有教养,就给孩子提供一个有教养的环境来滋养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