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角度、尺度,在某种意义上总控制着凡人与智者间的距离。但若无角度,再震撼的高度也只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没有高度的人生,怎谈把握尺度?
因此角度,是观测世界的根本。
数学试卷中,常有关于三角形的几何题,且不带图。此类状况在冥冥中警示考生,要考虑钝角、锐角与直角三种情况,儿这三种情况,但是一个角的角度有所变化,算得的结果,却截然不同,但这正警示我们应多角度考虑问题,深入思考。
政治这门学科中的简答题,通常用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评判一件事,它不会有完全正确的答案,站在不同的立场,它的正确答案亦是不同的。
或许正同于曾经道家的辩证思想。老子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告诉我们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两极。这让我想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亦如此。选择一个乐观的角度为人处世,即为正道,哪怕苦中作乐,也能成为一种享受。譬如面对孤独,或许人们会直接想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悲情意象,但另一方面,它让你学会独处,独处又正是为了内在的整合,孤独给你独立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去判断,去追梦,并留给世界一个潇洒的影子,找回真正的自己。这便是不同的角度的神秘之处,它让你沉醉于每一件事物,用心享受它。
有时,改变角度也改变了一种审美的观念,比如人们看惯了笔直向上的建筑,比萨斜塔亦是一种意外的创新与发现。它用倾斜的角度诠释了惊险的独特的美,亦是同样立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因为比萨斜塔,人们开始适应超脱常规观念的事物,亦映证了角度改变观念的道理。
角度同样会随某些因素的变化改变,角度代表一个人的立场。譬如一个人的志向与梦想、价值观等会随个人年龄的增长发生改变,那是从天真幼稚到成熟稳重的角度的改变;一个人对命运的安排的看法,也会随着他所接触到的新鲜的事所改变,那是从屈服到挑战的角度的改变。凡·高的画作为何反在他死后倍受珍惜,这是社会的迷茫后的顿悟,许是对于艺术的角度的改变。纳兰为何生于贵族却不理世俗,正是因为他对于“升官发财”的勇敢的蔑视,这是对于生活状态而角度的改变。所以,当一个明事理的人转换了一个角度看待世界时,他,许正是救世的关键。
想到《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似乎玩世不恭,但他想象出悬崖边的麦田,他在那里守望悬崖边乱跑的孩子,防止他们掉下悬崖,从不同的角度看他,对于他的认知固然不同,一方面看到他的顽劣,而另一方面,看到那真善美的守望的角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世界,有太多事物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而不同的角度,让你找到不同的切入点去理解人生,角度的合理转换,正是一种观念的又一次迸发,助你达到新的高度,去把握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