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党军
农历八月十四一大早,就接到妈的电话:"赶紧请假回来下枣,坐头趟车,过两天就要下连阴雨啦!"声音急促而略带哭腔。
不敢犹豫,不能迟疑,我立刻积极回应:"我一会儿就回来啦!"
我的家乡是山西省芮城县阳城镇,因其盛产屯屯枣(其果实大而短,呈短圆柱形,肉厚核小,故名)而享誉全国,每逢中秋前后枣儿成熟时期,各地客商便蜂拥而至,前来收购,田间地头、巷道路口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这个时节,乡亲们常常赶工靠晌,急下(枣)快买,一是为了赶个好时辰,争取个好价钱,快点把枣儿变成现钱,化为幸福生活的牢靠保障;二是以防秋雨来袭,枣儿开裂,破口变酸,烂在地里,损失惨重。
我家有五六亩枣园,上百棵枣树,平时都是年老体衰的父母吃力待弄着,如同他们的命根子一般。眼看到了收获季节,却获悉将有霏霏淫雨吞噬之险,自是心焦切切!
想到这些,我赶紧吩咐妻子和女儿:"你们也一起回去吧,人多力量大!"
各自上班安排好工作后,我们便驱车直奔二百里外的家乡。回到家中,已是十一点多,想想时间已不早了,急忙垫巴点吃喝,换上干活服,连同妹妹一行六人,赶紧上工了。
我和爸拿着前面绑有铁钩的竹杆在树上摇枣,妈她们四个则蹲在地上拾枣。刚开始,我、妻子和女儿还干得很欢。不久,我就感觉摇杆子的手沉重起来了,特别是几次前后伸缩落空之际,竹杆的根部狠狠地戳在大腿处,便有隐隐之痛了。再看看妻女,已是不时直腰捶背、连连叹息了。看来,我们是久不劳动,坐颓了!
爸妈一边不停地忙着手上的活儿,一边时不时地体慰我们:"干乏了,就歇歇",我们一边羞愧地应着"没事,没事",一边时断时续地坚持着……
大概三个多小时吧,枣儿装满了十几袋,爸喊道;"够一三轮车了,赶紧买吧,要不然,一会儿人多了,价钱上不去!"
于是,开始系袋口、装车。系袋口看似轻松,对我而言却是个很费劲的体力活儿。因为装得满,要想系住,往往需要反复上下提溜几下,使其瓷实后,腾出足够空隙,才能系住系紧不漏枣。可五六十斤重的枣,仅用很细的袋口提,不仅吃力,还把手掌手指弄得生疼。系好后往车上装时,我必须得使出浑身的力气才能做到搁好放稳。
装好车后,我和妹妹就去卖枣。虽说收枣的随处可见,可要想卖上个满意的价格,就得了解市场、多跑几家、多问几处,还要有足够的讨价还价和理智清醒的判断能力。妹妹这方面擅长,因此我只负责开车。
我们一路问去,七八家都只是每斤七毛钱,而且还是想要不要的。我有点心慌,忙说:"怎么办?"妹妹沉着地说:"甭急,再到别处看看!"
终于有一家肯出一元了,妹妹还价一块一,对方咬咬牙说:"最多给你一块零五!"妹妹就果断答应了。在卸袋过秤间隙,我悄声对妹妹说:"你怎么不坚持一块一呢?"
"唉呀,我看走眼了,你看这几袋枣多小!"妹妹还没来得及回答我的话,就听见这个收枣的老板大声喊亏了。
"我给你说过,我这枣大小混杂,基本一律,你说有些小的,那还不很正常吗?"妹妹回应道。
老板摆了摆手,不再言语,随即按说好的价给我们算了帐。
想想每斤多卖了三毛五,我不禁感叹:会卖枣的妹妹,光这一下,就替爸妈多收入了二百多块。
返回枣园,说了卖枣的情况,大家先是庆幸,然后决定在拾枣时注意区分好大小。我因为开三轮车,算是休息了很长时间,所以摇枣就又有劲儿了,妻女则是一直忍耐着腰酸腿疼,坚持着捡拾落满一地的"红玛瑙"。
时光似是很慢,但不多久,天便擦黑了,我们赶紧捡拾、倒袋、系口、装车,又是满实满载。原想着卖枣还会碰到好运气,谁想转了一圈,不是拒收,就是价格太低。正在踌躇之际,妹妹下了决定:先拉回去,明天择时再卖。
一天的活儿忙完后,我已精疲力尽,妻子和女儿也直呼乏累,再也没有了往日熬夜的劲头,倒头便睡。
第二天,也就是中秋节的早晨,小雨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无法入园干活。我和妻子商量,趁此机会到岳母家转转。
一进家门,就听岳母说,侄女(岳母带大并招婿上门)和侄女婿已带着一个帮工冒雨上地下枣去了。于是,急忙换衣,赶去援助。
深一脚浅一脚踏进枣园后,只见那名帮工正在卖力地摇枣,地面铺的两条长长的条纹帐子上落满了水汪汪的枣,凹陷处这儿一团那儿一兜的积水显得非常地耀眼。侄女俯身在没铺帐子的泥泞地里,仔细地找拾着已砸进泥土里变成泥蛋的枣儿。
这一幕雨中抢收红枣的情景,因为人少,并没有显得悲壮,相反却有些凄惨的成份。
我们的到来,一下子鼓舞了士气,侄女拾枣的手更敏捷了,帮工摇杆子的手更欢势了。看着拾枣的任务艰巨,原本计划摇枣的我蹲下了身子。妻子和女儿也在旁边快速地捡拾起来。
不一会儿,又有三个“援兵"到来,其中两个拿起枣杆开始哗哗地摇将起来。一时间,枣雨如注,进展飞快。天也逐渐放晴了。
不久,摇枣的人便已到了两条长长的帐子的尽头。为了不影响进度,其中一位吆喝道:"赶紧往前拉帐子!"
帐子上落的枣太多,再加上积水又多,我和妻子拉不动。见状后,这位精干利落的小伙赶紧跑过来,和我们一起把上面的枣集中起来,翻到旁边的一小块帆布上。然后四人合作,迅速地把已腾空的帐子拉到前边继续摇枣。
我和妻子由于体力偏小,可着身子才能吃力地完成以上那些动作,此时,手上、身上已全是泥水。索性豁出去了,全身蹭着用簸箕,抓紧着时间把帆布上的枣装到枣袋里,以免影响进度。
即使这样,还是跟不上摇枣人的速度。因此,那位小伙子索性跟我们一起翻拉帐子装枣了。
如此这番几次后,很快就到了地头。想到侄女的活儿将近尾声,而孤单少助的爸妈已经在自家园里下枣好长时间了,于是,赶紧向侄女辞行。
幸好,不算太迟,赶在天黑之前,帮爸妈又下了十几袋枣,才稍微有点心安!虽然当天未卖,第二天却也卖了个每斤一块二的好价钱。
当晚,是中秋团圆之夜,因为忙着枣事、忧心着第二天的连阴雨,再加上天气阴沉、月亮未现,家乡几乎没有一点节日的气氛,我们和爸妈坐了一会儿,吃了块月饼,便匆匆返城了。
八月十六一早,雨就又下起来了,淅淅沥沥、滴答滴答、哗啦哗啦了一天半。截止十八日晚上,老天爷又晴了一天半,算是再给了乡亲一些补救抢收的时间。电话问爸妈,还有多少没下?答曰,一半。再问价格,说道,跌至三四毛钱,因为已经裂口,由商品果变成次果了。谈及损失,恐怕要有三四千元。
遂想,全镇今年屯屯枣的收入损失应该是个巨数,该有多少户人家如爸妈一样陷入无可奈何、无法言喻的隐痛中呢?!
唉,怨老天于事无补,事前的集中人力、龙口夺枣才最为关键!
想到一些枣农大户,赶在雨季来临前,联系好充足的帮工,全力以赴打的"歼灭战",深觉明智!
"阳城屯枣,红透天下",祈愿家乡这些随处可见的类似标语,在屯枣收获的季节里,能给家乡的人们带来红彤彤的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