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各位书友,今天这本书是《西方将主宰多久:从历史的发展模式看世界的未来》。在这本书的副标题上有一句话看起来是比较刺眼:东方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为什么会崛起。这本书中首先澄清了什么叫东方,哪里是西方。提出了他的一个根本观点,提出了三个要素,决定了一个区域的先进或者落后。
我们先来分享在这本书中所称为的西方,西方指的是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带的最西端。所谓的东方指的是欧亚大陆核心地带的最东端。在西方就是类似于像地中海这样的区域,而东方实际上是以中国、以东亚为核心地带。
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个基本结论:整个世界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相互赶超为主线所展开的。在这本书中前所未有的创造性的提出来发端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是东方文明的主体,而东方文明以公元前221年秦统治于中国为标志,率先以治理的高端策略摆脱了低端策略。在治理模式上以高端策略摆脱了低端策略,就是以郡县制代替了封建制。在秦之后,所谓的封建社会就已经成为了我们习惯的说法,而并非是学术分类,从公元前221年中国就脱离了封面社会。从那时起,东方的文明在整个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赶超了西方文明。并在隋唐时期领先世界,我们说汉唐盛世,在隋唐的时候就领先了全球,为人类的文明发展留下了重要的制度创新的遗产。
而在公元前11世纪,以文艺复兴为标志,西方再次逐步的赶超中华文明。到了19世纪,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我们的屈辱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开始统治世界。其优势就如同中国的优势一样,在长期的赶超中形成了新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所以从19世纪开始,西方的治理体系不仅是有效,而且认为是普世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曾经预言性的指出:西方将在21世纪被中国赶超。那么西方所面临的危急不仅是经济的危机,而且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危机。我们从各个媒体上看到,特别是欧洲的经济状况,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政府在处理这种公众事务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当然对我们来说,我们依然面临重大挑战。在我们自身增长进入新常态之后,还面临着很多的环境的挑战。比如环保风暴。在这本书中假如顺延看的话,我想我们中华文明就有希望全面的超越西方。但是在这样的逻辑下,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究本原的意义。
我们在19世纪初期的时候,我们知道中国有了一次新文化解放运动,迎来了科技。在2500年前,我们看到了古希腊创造了一种哲学思辨的文化,那种哲学思辨的文化以理性、创新、自由为特征。而这样的文化使得欧洲与众不同。同时也承认东方也有自己的文化,但在他们的视角里面,东方的文化是无序的、保守的和等级森严的。
在19世纪的初期20年,日本以明治维新运动推动了民族改革,发展实业,解放思想。甚至有些日本人也把英语作为国语。最近我们看到很多史料,把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当年的戊戌变法做来对应。当时日本的知识分子认为日本的文化大多源于中国,而中国在遥远的过去误入歧途。当然,这是来自于日本学者的看法。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认为我们不需要排外,而是需要自我的革新。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三个工具来分析世界的发展模式。这三个工具分别是:生物学、社会学、地理学。作者认为,生物学和社会学能够解释全球范围内的相似之处;而地理学则能够解释区域的差异。比如说,生物学我们知道人类的人种的变迁,社会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地理结构解释区域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的观点是:地理学可以解释西方为何主导世界。当然我们说地理学主导世界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是社会发展阶段。比如当年以大陆这样的文明为主宰的时候,东方的农耕文明高度发达,汉唐领先世界很长一段时间。而随着海洋文明的兴起,来自于欧洲、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这样的列强逐步的繁荣。有后来有了航空的技术,会让地理因素变成全球村。
在书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比较悖论,一个是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指的是后发的区域可以借助先发优势中所形成的技术,会更快的追赶。比如说,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每个核心地带最发达的地区是因势而宜。比如在西方的早期农业时代,最发达的是侧翼的丘陵,随着国家出现,它南到美索不达米亚河谷和埃及,后来随着贸易和帝国地位的凸显,又西到了地中海。在东方在发达的地区首先是从黄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北移到了黄河领域,又西移至渭水流域的秦地,这时候地理就来自于不同的资源,比如你是靠野生的动植物,还是靠土地,还是靠海洋,还是靠贸易。而实际上,在西方有一段时间非常悲惨的历史,当你的资源非常稀少的时候,抢夺、掠夺、战争、瘟疫就变成了常态。所以在公元前1200年的时候,西方国家整个失去了控制,移民、亡国、饥荒和瘟疫引发了核心地带的崩溃。东方文明没有内海,全部是平原,所以没有经历过类似的崩溃。所以到了公元前1000年的时候,西方在社会发展中的领先地位已经严重的重要。
在后来的3000年中,这样的模式一而再而再三的起作用,结果不断变化。地理的因素决定了在世界上什么地方社会发展进步最快。而社会发展改进了地理的意义。在不同的时刻,连接欧亚大陆东部和西部的草原,中国南部的肥田印度洋、大西洋都很重要。而到了17世纪的时候,大西洋的重要性显弱,比如我们熟悉的大西洋工业组织,就是以大西洋为核心来做的。这处在利用大西洋最佳位置的人们最初主要是英国人,后来还有曾被英国人殖民的美国人,创造了全新种位的帝国和经济。并且释放出持有这样的一些化石燃料中最大能量。作者认为,这就是西方主宰世界的原因。而现在随着治理结构包括地理环境的原因,我们发现未来整个的地理环境,随着航空的不断发展,随着技术的飞速扩散,地理因素可能变得相对弱,社会发展的因素可能变得比较强,而东方文明在人际关系、社会发展方面却拥有了更好的基础。
而现在随着全球一体化和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看到人类对世界的利用和开发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而这样的发展和毁坏意识着或者威胁着,不断的改变地理学。我们发现,技术航空的发展让地理变成了朝发夕至的状态,而且会改变生物学和社会学,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它并不是西方是否能够继续主宰世界的问题,而是我们作为人类这个整体,能否在灾难面前使我们能够突破,能够创新,进入一个全新的生存模式。我们古人说,天人合一,天下大同,而现在在技术上已经实现,但是在我们内心的心理结构和社会关系上需要在艰难的转型。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在这样的文明不断突破,不同的文明不断交织、冲突的过程中如何饱有内心的安静,并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的突破,是我们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们看到这本书,知道世界发展的脉络,展而望之,能够看到未来的可能,愿我们能够保留这份清醒,独立的观察,永不放弃的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每个人变得生命更自由,祝福大家!
上述内容来自
《和学勇每天读一本书》群的语音整理
想读更多的书却没有时间?
关注本账号,或者微信关注和学勇每天读一本书。
每天推送一本书的精华给想读书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