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主要从孟老师前几天的遭遇说起。
孟老师所在班级的副班,前些时间因为身体原因,上课期间实在难以忍受病痛,又哀于学生聒噪不服管教,当场落下泪来,一并休假三日。小朋友们回家跟父母一说这个情况,部分家长如同在烈日下暴晒一晌的干柴,轰一下就点燃了。
从孟老师接手这个班级担任班主任开始,就有家长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让一个副科老师来做班主任,对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懈怠。负面情绪蓄谋已久,加上某些不怀好意之人煽风点火,又适逢此事,觉得副班老师也体弱多事,无法承担起本职责任,于是揭竿之势如星火燎原。更有甚者私下拉帮结派,谋划着去校长那里搞点小动作。
一连几天,孟老师每天回家就蹲踞在沙发上,盯着手机噼噼啪啪打字,一打就是两三个小时。常常是心平气和地开始,心碎无痕地结束。
“你们可以不感激我。不认同我的工作。我接受。但你们有没有即使一点点感激过语数外老师?”
我当时的感觉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也是最容易指责的人。因为指责成本太低,每个人都太过于重视自己的利益,诽谤和侮辱无需付出代价,心理越贫瘠的人越寸土必争,一点点都不肯相让。更不能指望他们将心比心,因为感同身受和换位思考,可能本身就是个谎言。
有的人总感觉自己是弱势群体。例如学生家长,例如病患家属。总是怀疑老师和医生在竭尽所能地欺辱自己。于是群起而攻之,以更排山倒海之势压制,非教人垂头丧气听之任之,不可罢休。
如果每个人都怀抱着质疑的态度,甚至先入为主认定自己已被迫害,那从一开始就毫无信任可言。后续再做多少都是徒劳。
你此刻蹲坐在我面前,泪流满面,哭诉你恋爱挫败,工作失利,诸事不顺。我在一旁竭尽所能地规劝你,带你吃喝玩乐,疏导你的阴郁。但其实我并不能真实地体谅你的心境,我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在尽可能地以最高效率消灭你的负情绪,营造出我们之间祥和的气氛。但我这样做对你来说可能毫无作用。像汤勺剐去锅底表层陈年锈迹,但斑驳依旧。我无法将旧物焕然一新,我盲目地粉饰太平,以获得自己的心安,而你确实的痛楚,与我无关。
是的。就是如此残忍。你不必倒吸冷气,怀疑我的人品。如果换做我是你,你潜意识带领你做的会是和我一样的事情。甚至可能还没有我的耐心。
工作如此,感情如此。
因为人生本来也是如此。
有些许悲哀。但更清醒。你可以把当下的情绪,看作自己永久的秘密。像深埋在樱花树下的酿酒。
那些看似功成名就的人就没有无奈吗。他们也会有的。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是的。人生本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