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是科举中的最高一级考试, 因在朝廷宫殿内举行, 又称“廷试” 。 因由皇帝亲自主持, 又称“御试” 、 “亲试” 。 我们在之前讲过, 真正意义上的殿试始于北宋开宝六年(973) 。 明清时期皇帝对科举的主导权进一步强化, 士子只有经过殿试, 才算真正登科, 成为“天子门生” 。 清代在沿用明代殿试程式的基础上, 根据统治需要对其进一步完善。 殿试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呢?
殿试是在会试后举行, 其具体时间随着会试的变化而调整。 顺治元年(1644),清廷宣布于三年四月初一日举行殿试。 后改殿试时间改为三月十五日。 直至乾隆十年(1745) , 殿试时间改为四月二十六日, 传胪放榜则在五月初一。 此后的数科殿试都是在这一天举行。 二十六年(1761) , 乾隆帝宣布四月二十一日殿试,二十五日传胪, 这成为清代殿试的固定日期, 除因特殊情况调整之外, 殿试均在这一天进行。
清初殿试在天安门外举行。 顺治十五年(1658) , 根据礼部的请求, 殿试改在太和殿前丹墀进行。 雍正元年(1723) 癸卯恩科殿试于十月举行, 天气非常寒冷, 砚台结冰, 考生难以书写, 殿试移至太和殿两廊进行, 这一做法沿用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 丁未科殿试。 五十四年(1789) , 清廷改在保和殿内进行, 成为后世所遵循的定制。 仅有嘉庆十四年(1809) 因保和殿维修, 己巳恩科殿试又在太和殿两廊进行。
殿试考试内容沿用明制, 为时务策一道。 所谓时务, 即当朝的时政, 策是策问, 因此时务策是以当朝时政问题为题来考查考生。 考生根据问题, 发表自己的看法, 称为对策。 清初规定, 由内阁在殿试前先拟好几个策问题, 然后由皇帝钦定。 清初策题一般为二三百字, 涉及二三个方面内容, 主要涉及治国之道、 武备筹边、 吏治政风、 通商阜民、 民生仓储等方面。 尽管最高统治者希望通过这些策题, 既能考查士子治国理政的能力, 又能成为朝廷获取民意的一条渠道。 但从总体上而言, 策题基本无关国是, 殿试很难达到考查考生政治能力的效果。 不仅如此, 由于科举考试是关系士人前途命运的大事, 大多数考生又没有政治历练, 甚至生活阅历都相当欠缺, 他们在对策中所发的政治议论大多只能是书生意气, 少有成熟的政治见解。 特别是部分考生还可能揣摩迎合考官的政见, 乃至从中暗藏关节, 与考官勾结舞弊。
入场之后, 礼部官员将策题发给贡士, 称为散题。 贡士接题的时候, 须行三叩礼。 散题后, 贡士们开始考试。 考试时间为一整天, 当天交卷, 只要求写对策,不需要抄写题目。 殿试对策的撰写格式是, 开头写“臣对臣闻” , 结尾写“臣末学新进, 罔识忌讳, 干冒宸严, 不胜战栗陨越之至。 臣谨对。 ” 清初为“臣茅草新进” , 自嘉庆八年(1803) 允许宗室应试以后, 改为“末学新进” 。 “臣” 字须靠右旁书写, 禁止在殿试试卷上添加、 涂改, 缩进二字书写, 以便为后面抬头字留下空间。 对策开头部分——策冒或四行, 或八行, 要切合策题本义立论, 不得用套语。 策尾文则八行左右。 策冒文和策尾文都可以入场前预先拟好, 带进考场抄写。 第一条对策以 “伏读制策有曰” 开头, 第二、 三、 四条对策则以“制策又以” 起头。 书写颂圣的“钦惟皇帝陛下” 、 “干冒宸严” 时, “钦惟” 、 “干冒” 须写该行的最末尾, “皇帝” 、 “宸严” 须另起行双抬一行。 每条对策结尾、策尾的颂圣文字, 均需双抬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