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在各自的生活沦陷里过去八年。卡秋莎也变成了玛丝洛娃,一个美丽单纯可爱的女孩子经历人生的摧残,也面目全非。唯一没有变的,是她那双十分灵活的大眼睛。
而聂赫留朵夫早就不是当年的他了。他离开后,就很快把那个女孩子忘记了。继续过着在自己环境里安排好的生活。
人们都是靠自己的思想指导生活,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只要你安于自己的思想,你也就会生活得心安理得。
玛丝洛娃因为一个客人意外中毒死亡,她正好在现场,于是就被认为是凶手,关进了监狱。她在监狱里已经生活了六个月。
被提审的哪一天,她走在大街上的时候。聂赫留朵夫正在自己的大床上,吸着香烟,目光呆滞地瞪着前方,想着今天要做什么事,昨天发生过什么事。
从这段描写中,目光呆滞就已经说明。生活已经昏睡很久了,灵魂已经死去太久了。他年轻时的信仰、决心、虚荣和一鸣惊人早就没有了。他已经习惯了现在这种空虚的生活。他想有个家庭,有个孩子,这样可以符合道德,也可以从中获得温暖。要是有孩子,还可以充实他现在这种空虚的生活。
他已经有了对象,是个贵族女子,只是等着结婚了。但是,他却犹豫着,他在考虑是否可以找到比她更好的女孩子。犹豫着,说明没有爱情,只是适合结婚。可是又并不想有此束缚,但是又太空虚,生活无趣,想通过婚姻改善自己的个人生活。
就在这一天,他在法院当陪审员,第一次在法庭上认出了,那个女犯人就是她当年爱过又抛弃的恋人。
刚开始认出她时,他真害怕自己也被对方认出来。这让他担心会曝光他们以前的关系,对他有不好的影响。
可是,这一面以后,他内心就不得安宁了。往事开始在他心里复活,随之带来的是道德和灵魂的各种拷问和揭发。他想逃避都逃避不了。
他认为是自己当初对这个女孩子的伤害,才造成了他命运的曲折变化,以至于沦陷到今天这般光景。对她的人生,他后来回姑妈家去继承遗产的时候也有所初步了解。
他开始产生悔恨情绪,但是此时内心还是不愿受它支配。但是又无法让它熄灭,只能让它在内心翻滚。他认为这种感觉很快会过去。他以前也有过,都没有持续多久。
“他认为自己就像一只做坏事的小狗,主人揪住它的颈背,把它的鼻子按在它闯祸的地方。那小狗尖声狂叫,四脚抵住地面,身子往后退,想远远离开自己闯祸的地方,并且把它忘掉,但主人体面无情,不肯罢休。”
聂赫留朵夫也感到主人那只强有力的手,但是他还是不了解他所干的那件事的后果,也不承认他有一个支配他命运的主人。他还是不愿意相信眼前这件事是他一手造成的。那只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他,他感到无法脱身。他还在硬冲好汉。若无其事地坐在第一排第二座上,习惯成自然地把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随便摆弄着他的夹鼻眼镜。
不过,在内心深处他已感到,不仅那个行为,而且他的整个闲散、放荡、残忍和自满的生活是多么残酷、卑鄙和恶劣。在以往的二十年里,有一块可怕的幕布一直遮住他的眼睛,使他看不见那件罪行和犯罪后所过的全部生活。如今这块幕布在飘动,他已经偶尔看到了幕布后面的景象。
这一段心里描写,用一只小狗做比喻,把聂赫留朵夫的心里活动表现得淋漓精致,细细品来味道浓烈。我看到的只是那只狗如何和主人做着抗争。每一个动作,都用尽全力,却毫无用处。
如果,玛丝洛娃无罪释放了,不知道他是否还会觉醒。可是偏偏她被定了罪。这时候他内心更难以平静,那些蠢蠢欲动的悔恨和道德,开始让他想去无法控制的做点什么。他也认为这样可以让他心里好受点。
他开始为她的案子想做点什么。也就是在这个做的过程中,他逐步开始看到那个制度下,表面看起来为了维持法律平等,庄严肃穆的外表下是多么荒唐。这些拥有决定别人生死大权的人是如何腐烂,如何随意的为她人做着选择。
生活的面纱开始慢慢揭开,揭开的不只是他自己的人生,还有那个制度,那个社会。
一个觉醒的人,力量是无穷大的,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包括他想退回去以前的安全窝里,也做不到了。觉醒以前生活空洞无味,身体疲惫。觉醒后心里痛苦,可是却怎么反而精神生机勃勃。
他现在看这个世界完全不一样了。他再回到以前他的社交圈,看所有的人都厌恶、虚伪、荒唐。那里的空气也是如此污浊,只让他想赶紧逃离。
他来到监狱见玛丝洛娃。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世间既然有如此悲惨的场面,这些犯人既然过着如此不堪入目的生活。他简直不敢相信是真实的。他又来到农村,看到农民没有土地又是何等的凄苦。而他这个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却游手好闲的霸占着土地又不种土地。
他认为农民没有土地都是因为像他这样的人霸占了土地,才造成了土地和农民的矛盾,让农民生活如此艰苦。他深感羞愧,又想到了以前自己想到的要把土地赠送给农民的问题。
这时候,他精神的我已经复活,不再被表面现象所麻痹,而是通过自己眼睛看到的表象,往里面看本质的问题。
他在监狱里认识里更多本来没什么罪却被关在牢房里的人。他们本是好人,守法律的人,可是却被搞得妻离子散,白白遭受着痛苦。
他不明白为什么?监狱里的孩子、孕妇、病人、政治犯、老人……
那些人开始求助他。而他从开始只想帮玛丝洛娃一个人,延伸到帮助所有的人。他的心里不再只装着自己的要赎罪的念头,而是所有人,所有生活在痛苦中的人。
精神的那个人,是以他人和自己的幸福为共存的幸福。
他在帮助农民和监狱那些人的路上,他也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一条全新的路。这条路让他边走边思考,一边审视自己的人生,一边不断看到人生真相。
他的目标是赎罪,和玛丝洛娃结婚。他认为这样自己可以心灵上得到忏悔,道德上得到解放。也能为自己犯的罪进行弥补,这样,他就不那么愧疚,痛苦。
他虽然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去走。但是,却从帮助从一个人变成了所有人。而他,不再计较自己是否幸福,他反而为所有人的幸福担忧。他也不再为自己做事感到开心,而帮别人做事他格外开心和满足。
他从谴责制度下那一类人,到看清带来问题的本质不是那一类人。而是那个制度,那个结构,社会结构下带来的病根。
到后来,他不再谴责任何人,而是同情可怜,慈悲所有人。他能接受所有人,心越来宽,走的路不再受任何环境的影响。而是步伐坚定,目标纯粹,不断探索,不断找到意义。
这其中,有迷茫颓废,有想过放弃,也有痛苦不知所措。但是,正是这一次次的到来,让他一次次看清真相。
他已经彻底复活,在新生命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聂赫留朵夫的复活,是从意外事件引发道德良心的拷问,从不断揭发,反省自己开始独自复活。他的复活之路是孤独的,他是依靠自己独自成长起来的。这种独自探索出来的路,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独立成长,保持清醒,不再轻易被外界影响。
他的坠落是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而复活却是独自探索出来的。
作者通过他的复活之路,引发出的一系列问题和真相。想唤醒的不再只是个人,而是整个社会,所有人的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