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说秦腔︱传统剧第81篇

《潞安州》:一曲忠烈壮歌,多重绝技绽放

      枪花飞舞,火光冲天,忠烈之气贯长虹。秦腔《潞安州》不仅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历史剧,更是一座承载着甘派秦腔表演绝活的活化石。

      “习就了文武双全,大破了水泊梁山。足踏大地头顶天,奉王旨镇守潞安……”这段铿锵有力的唱词,引领我们回到北宋烽火连天的潞安州。

      秦腔《潞安州》取材于《说岳全传》,讲述了北宋潞安州节度使陆登满门忠烈、英勇抗金的悲壮故事。金兀术发兵围困潞安州,陆登设计坚守,屡退金兵。最终金兵以疲兵之计破城,陆妻殉节,陆登自刎殉国。金兀术为陆登忠烈所感动,将其幼子陆文龙收为义子抚养。

      这部戏集中体现了秦腔甘肃派崇尚做派,讲究神韵、气势的美学追求。在潇洒优美中求雄壮肃穆之势,在矫健挺拔中求轩昂伟岸之韵。

      该剧看点:绝活频出,戏必有技。《潞安州》的舞台呈现令人叹为观止。甘派秦腔的 “三杆子”、“三鞭子”、“三勾子”、“撒火彩” 等多个绝活在这部戏中得到了充分展示。陆登扮演者一出场,便是挽杆(三杆子)紧接着“一斡三式”:左手执杆前弓后箭猛虎下山式,拧身踢腿、弓腰右手握拳,左手背杆,抬右腿魁星提斗式,翻身右手握杆前弓后箭黑虎出洞式。这些高难度动作组合不仅展现了演员的深厚功底,更通过视觉语言将人物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艺术特色:甘派秦腔,大开大合。与陕西秦腔的婉转柔美不同,甘派秦腔以须生、武生为主,风格粗犷豪放,有大开大合的张力,动作相对写实。剧中人物功架优美,充满造型性和雕塑感,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甘肃秦腔独具一格的审美风格。正如陆登扮演者宋少峰所说:“甘肃人喜欢这种粗犷豪放、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很写实的表演,喜欢功架美,突出雕塑美。”

      传承价值:濒危剧目,重焕生机。《潞安州》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秦腔甘肃派表演的濒危剧目,整本大戏已绝迹舞台多年,只有折子戏偶有演出。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周琪表示:“全本戏已基本失传,这次整理用的是清代的手抄本加上民国时期的口述本相结合。”

      这部戏的抢救性整理演出,不仅是对一个剧目的保护,更是对甘派秦腔整体艺术风格的传承和弘扬。一位曾经是甘派秦腔演员的老人,得知这出戏能整本演出,专门辗转多地来到排戏现场,把一些传统动作元素示范给演员看。

      当代意义:忠烈爱国,永恒主题。《潞安州》讴歌了抵御外侮、勇于献身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精神。陆登一家满门忠烈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在当今时代,这种忠诚、勇敢、坚贞的品质,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部剧通过艺术的形式,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秦腔《潞安州》以其高难度的表演绝活和慷慨悲壮的爱国故事,展现了甘派秦腔的独特魅力,让观众在领略传统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深沉力量。这部戏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的价值,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深沉力量。它穿越时空,告诉我们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勇气,什么是不可摧毁的民族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