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它的地位很特殊,后世的皇帝如果没有特别巨大的、安邦定国的盖世大功勋,都不敢去祭。
据记载,秦代以前有72位帝王在泰山进行封禅,而之后嘛,就少了很多了。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旅,军之五百人为旅。
冉有,冉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中国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救,止也。
这段话的大体意思是:季孙氏去祭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天哪!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吗?
按照礼制,祭拜泰山,只有周天子和鲁国的君主才可以的。
季孙氏祭泰山,不但僭越鲁君,甚至僭越周天子,野心可谓之大。
原本安安分分的多好啊,非要去僭越,非要去出风头,以至于后来被家臣阳虎给干掉了,也就是后来的“阳虎之乱”。
季孙氏去祭泰山的时候,家臣阳虎也是跟随的。在之前的文章《知难行易》中写到“下面的人是抬头看着上面的人,因为上面的人位置是比较高的,而且上面的人是下面人的学习、模仿的对象。”
孔子说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就应验了——祸起萧墙。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为本人现阶段理解,日后或将推翻此番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