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琳
我的个人阅读史,要从哪里说起呢?为避免有遗漏,按照时间顺序,从我记事时说起吧。
1.初遇“名著”
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夜市逛街,我在地摊上看到一本书。
名字是啥不记得了,里边有幅图是猪八戒吃西瓜。
肥肥的猪脑子上戴着个小僧帽,袒胸露腹。坐在一堆青瓜皮中间,吭哧吭哧地埋头苦吃,黑色的瓜子嗖嗖乱飞。
画风极美。文字却不记得写了些啥。
我看得津津有味,越看越想看,我就让我妈给我买下来。
当时那个书摊是个中年男人在摆,在红旗西街朝阳岗盐湖会堂拐角那儿,我那会儿看见书摊就不走了,蹲在摊儿边上贪婪地摸啊摸,看啊看,翻啊翻,选啊选,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终于选好了,好几本,我妈二话不说就付了钱。
据我妈说,我从会坐开始就爱坐那儿看书,看到废寝忘食。这个我还真不记得。
初中以前,我几乎没怎么正儿八经的读过什么好书。
意林和故事会,奶奶总拿来消磨时间。我便随着奶奶一起看。可以说奶奶的所有“藏书”都没能逃过我的“魔爪”。
小仲马的《茶花女》是唯一一部我记得的。那年我小学毕业,暑假在家无聊。闲着也是闲着,我在家翻箱倒柜整理小学的“回忆”,偶然间翻到了破破烂烂的《茶花女》,没有封面,也没有目录,只有正文。
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促使我,让我坐在地上,靠着柜子,一口气把它读完。
我记得合上书的时候,天已经很暗了,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玛格丽特死后的样子,我的心情比夜色还要沉重。
2.再遇“名著”
后来上初中了,班主任在班上极力推荐我们买一套世界名著。那套书价格不算低,但我想买。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我爸,我爸当即表示买可以,但不能全买,先买上一两本。
没过几天,我爸把高尔基的《童年》和另外一本不记得名字的书拿到我面前。
我第一次接触《童年》就是这时候。当时只觉得阿廖沙好惨,他的外祖母真是个好人。
有一次大考考到了诸葛亮,于是班主任要我们看四大名著。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爸,我爸很快给我搞到两本――《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我翻开一看,里边密密麻麻全是字,打打杀杀的,光是人名和地名都把我绕晕了,我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两本“名著”。
我正晕乎着,只听见爸妈在我耳边念叨,这两本书好不容易弄到,你这下可以好好看了。
后来好长一段时间我一想起“名著”就感觉脑袋一阵阵发麻,整个人都不好了。听见别人提名著也胃里泛酸。
我是打心眼里痛恨这样的“名著”啊。
说来也怪,班主任只是推荐我们买书,从来也没指导过我们怎么看书,什么时候看书。
至于应付考试嘛,我们老师给我们找来一堆资料,让我们抄写在本子上背熟,倒也能对凑。
3.红楼与西游
上初中时,班上有个女同学,叫雪娇,有那么一段时间,她是我们班上的大红人。因为她有两本特别好看的书――《红楼梦》,《西游记》。
班里的同学几乎传遍了。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跟雪娇同学搞关系,生怕失去看书的资格。
好不容易排到我了,课程表全部作废。一上课桌面是课本,桌下就是我的书,抽斗俨然成了我的秘密阵地。英语课我看红楼梦,数学课我看西游记,上音乐美术生物社会我更是看看看。
在我的课程表上只有两科,一科是《西游记》,另一科是《红楼梦》。
4.误入武侠世界
上初中这三年,我学习成绩下降是有原因的。
读书这件事情,一头扎进去,往后就总想找点好书看看。根本没心思上课。
一入侯门深似海 啊。
机缘巧合我跟雅丽同学坐了同桌,她特别喜欢看书,尤其是武侠小说。雅丽同学很慷慨,但凡是她有的书,她都会免费分享给我。
借此机会,我接触了梁羽生和古龙的部分作品,名字都不太记得了。叫得上名字的还有金庸的两部作品《倚天屠龙记》和《神雕侠侣》。
说来也怪,语文课我也没怎么好好上啊。我语文成绩一直排在前面。
5.平凡与苦难
上大学那会儿,曾经睡在我上铺的是江姑娘。我跟她,还有另外一个珍姑娘,我们三个关系特别好。无话不谈,几乎干什么都一起。
有一段时间,她突然不理我们了,似乎还有心事。在我们的一再追问下,她才说,她在看一本书。
于是,上大二那年,我跟着江姑娘看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另一个不太知名的女士的自传式作品《我的苦难我的大学》。
看完后,看周围的人和事都倍觉亲切。同时,觉得浑身是劲儿,可以放开手脚去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
当时同宿舍还有个素芬姑娘爱去图书馆,我跟着素芬姑娘看了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看了《简爱》我才发现,原来世界上竟有这样有骨气的女子。让我想起了舒婷的一首诗《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首诗很好地诠释了简对罗伯特的爱。
我爱你是我的事情,我不爱你也是我的事情,我的爱情不需要你为我负责。
于是我内心里也渴望这样一种爱情。
6.推理小说与日本作家
上铺的江姑娘后来又推荐我看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看完后我发现,原来人性竟可以这样复杂。这么孤独,这么执着,这么思维缜密,这么残忍,又这么有正义感。
借由《嫌疑人X的献身》这部推理小说,我又延伸阅读了福尔摩斯。从东野圭吾开始,我又看了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等日本作家的作品。
7.牛牛的藏书
上大学时,有一个教自然地理的老师。我从他那里得到很多网上搜不到的电子书。
韩寒是其中之一。
我本身是个相当不安分的人,作为一名90后,我喜欢上了韩寒。
《三重门》、《毒》、《零下一度》、《就这么漂来漂去》、《后会无期》、《寒.十八禁》都搜来看了。
韩寒告诉我,原来,这个世界有点蠢。
大多数人并不总是对的。
8.魔幻现实主义与莫言
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有关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人一谈到魔幻现实主义无不要拉上莫言。我也随了俗,把莫言和魔幻现实主义搅和在一起,大谈特谈。
也因此,我有机会反复读了莫言的很多作品《红高粱家族》《檀香刑》《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还有他的很多杂谈专访。当然还读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说实话,写本科论文真的很有用。
首先,我因此读了好多我不曾读过的书。
阅读的世界又朝我打开一扇大门。
历史是活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随自己的心意改写它。
然而,真相只有一个。
9.孤独与自卑
我骨子里不够自信,很渴望跟大家打成一片,但我就是放不开。
直到大学毕业,我才敢正视自己的孤独与自卑。至此,我已然历经十七年寒窗。
九九八十一难,功德圆满。
10.回到原点
直到开始工作,接触了晨诵课程与名著共读课程,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诗和名著还可以这样解读,原来小孩子可以这样近距离地跟名著接触,毫无违和感。
是谁说小孩子不能深刻理解名著的微言大义?
在工作的带动下,我读了泰戈尔,纪伯伦,金子美铃,狄金森,杜甫,苏轼,顾城等中外名家诗作;读了曹文轩,沈石溪等儿童文学;学会了《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小王子》等作品的哲学视角解读;以及怀特海,吉诺特,埃里克森等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著作。
11.总结一下
小时候不认识字,对小人书是真的爱,喜欢得不得了。管他上边写的什么字呢,印的图片花花绿绿的,故事情节都在上头,好看。
长大后,因为无聊读了好多故事。
读书对我来说,一开始只是打发时间,以及完成任务。
现在,书成了我生活的必需品,我走哪儿把它背到哪儿。
记得魏老师说过,书除了工具书,其他都是故事书,教人成长的故事书。
从别人的故事中看见自己,一次又一次自我代入,然后一次又一次发现这个世界上竟那么多跟自己一样的人,于是心渐渐一次又一次地变得敞亮。
读书是件痛苦的事情。
同时,读书也是件让人快乐的事情。
此刻的我,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