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合作型团队是怎样炼成的?
非常简单:三个层次,三种角色。帮助团队每一个人拾级而上,便可达成。
哪三层?
第一层:队员(member)。
第二层:队长(leader)。
第三层:队友(partner)。
何解?
队员的标准是:独立工作,拥抱变化。(work independently, embrace changes)
独立工作的意思是能够独立负责一个工作模块,保质保量完成,从不找任何借口不做到最好。
拥抱变化的意思是能够善于接收和应对各种工作任务而不会产生焦虑、困惑。
队员中高潜质者的特点是:自我驱动,发现工作。(self-drive, seek work)
高潜质队员是已经具备了成长为leader所需两点中的一点,就是能够自己发现工作、自己向前走。
但距离成为一个leader还需要在另外一点有所突破:影响、鼓舞和带动他人的能力。
那leader的标准就应该是:1. 自我驱动,发现工作;2. 影响他人,带动团队。
自我驱动意味着一个人会自己不断给自己提更高的要求,自己鞭策自己进步。
发现工作则是说眼里能够看到活儿,也就是有前瞻性、全局观,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
影响他人,带动团队,则需要leader能够把自我的驱动变成整个团队的发动机,把自己发现的极具挑战、令人兴奋的问题告诉团队并点燃每个人心中迎接挑战的兴奋点。
那么partner比leader需要在哪些方面更上一层楼呢?
其实partner比leader只有一点最关键的提升。那就是partner的背后是不需要有人support的,也就是能够自主决策、全权负责、独当一面。(act autonomously)
Partner没有老板,只有背靠背的其他队友。He is on his own. 任何问题,到他为止。
合作型团队,就是partner背靠背所组成的团队。
一个人人独当一面的团队一定所向披靡。怎样从第一层次提升到第三层次呢?
永远站在更高一个层次上思考,是快速提升自己的不二法门。
一个普通队员,对待每一个任务都能站在leader的层次上考虑问题和方案,不久必然能够成为高潜质的leader人选。
一个leader,总是能够站在partner的层次考虑全局和未来,必然会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
一个partner,总是能够站在“道”的层次考虑成败和兴衰,必然会成就一番事业。
原发于微信公众号startupmost《最创业》 143585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