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爬架因其组合方式多样,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一直是户外活动中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孩子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对攀爬架进行组合,如低难度组,选择的攀爬梯子的高度较矮,长度较短,孩子们所完成的速度要快一些。而高难度攀爬架组则是选取了一些高度较高的梯子,中间的横梯连接方式也不再是水平放置,而是带有了一些坡度,是挑战性更强,孩子们也有不少“小勇士”愿意来尝试。
相比较而言,较去年小班的攀爬组合来讲,数量多了,内容丰富了,难度提高了。那么面对已经有所提升的攀爬活动,孩子们都有哪些进步呢?
首先,身体的控制在进一步加强。之前走横梯更多的是看到孩子们手脚并用,双腿下蹲呈蜷缩状,身体前倾,双手紧紧握住梯子,脚往前移一步,手紧接着往前移一步,以手脚相互协调的方式度过横梯;再者有较为谨慎的幼儿,会选择坐在梯子上,利用双腿的挪动来移动身体,一点一点度过“小桥”。这两种方式在最开始时都是最常用的攀爬方式。但是孩子们会发现,这样过桥,速度显然慢了许多,很多时候,攀爬家的后面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经堵了一列长队,教师不得不去引导分散活动幼儿数量,同时也要引导着前面动作慢的小朋友尝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加快手脚移动的速度,快速渡过小桥。
渐渐的,随着对于器械的熟悉和孩子们对于自己身体机能的了解,攀爬方式发生了变化。我逐渐发现,最近可以在梯子上站起来直立行走的幼儿数量越来越多,有孩子可以看出在过桥时非常自信,眼睛直视前方,觉得自己可以完成,有的小朋友则是看到同伴有这样的方式,感觉到好奇,于是也加入到尝试的行列中来,在其中有些在尝试了一两次后,继续采用了手脚并用的方式,有的则在继续的不断尝试中,习得了直立过桥的新的动作技能。
当我发现孩子们是可以做到这个动作时,我便及时将其作为一个最近发展区,引导正在游戏的幼儿进行尝试。JR小朋友已经可以用手脚过桥的方式很快的走过梯子,而且他每次过梯子时都会叫我帮他计时。于是,这次我请他来观察周围小朋友过桥时的方式都有哪些不同,他发现后面的彬彬已经站起来了,而且当他很用力地往前移动时,彬彬已经轻轻巧巧的走到他后面,甚至还在“催他”:“JR你可以快点吗?我都在你后面跟了好长时间了。”于是,我以此为契机,鼓励他尝试站立行走,必要时可用手臂来保持平衡。刚开始JR一直是小步子往前移动,等到马上就到顶时,他特别激动,一个健步跳了上去,稳稳的落下了。接下来的尝试,并没有预想的顺利,JR的速度并不快,而且有时候还是会手脚并用,身体的平衡也不好掌握,但是他已经在自己的观察和模仿学习下,有了直立起来的意识,也感觉到了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