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很久没有阅读除了专业书以外的西班牙语书籍了,发现自己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下降了不少。希望这个暑假能够重新拾起,就算做不到每天一本书,但起码保证每天至少100页的读书量吧。希望这个样子,可以每两天读完一本小书,最多每周可以读完一本大书。争取在这个假期要结束的时候,可以有每天读完一本200页左右非专业书籍的能力。第一本,就由鼠疫与霍乱开始吧。
刚开始读就觉得,除了增长词汇量,在文化,历史和地理方面的知识也要加强啊。而且,有机会想要看看希腊神话。(PS:有个巩固和学习单词的新主意,用上每天学的新单词写一篇小短文。)
Peste&Cólera ——by Patrick Deville
起初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以为是一本讲述这两种疾病的故事。但发现,实际上这是一本类似于传记,关于Alexandre Yersin,导致鼠疫的细菌Yersinia Pestis的发现者,然后顺带讲了同时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附带一句,那个年代,想要在科学的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容易的,发现新细菌然后冠上自己的名字就好啦。
但是,人的本性真的是简单和自私的,我们的时间有限,也没有精力去了解和铭记一些和自己不相关人的人生。所以,对于Yersin的认识可能就因为曾经那场差点毁灭了欧洲的鼠疫 (La peste)。除此以外,可能你还知道他和Roux一起发现了白喉的病原体(toxina diftérica).
这些客观性的人生阅历通过百度和维基百科就能让我们对他了解个大概,所以就不多说了。我就想聊聊,看完这本书后对他的印象和学到的一些东西吧。
这幅图是他大致的人生历程,就当作是这篇文章的背景吧。
1. 观察和实践
从书中只言片语不多的关于Yersin的做事风格描述里,他是一个简单的行动派。他觉得一切都很简单,教育不是和学生讲一大堆大道理和理论,或是硬塞给学生什么科学定律或是使用很多华丽的辞藻来形容什么东西。教育,学习就是观察和实践。你给学生们一个显微镜,一些细菌,教他们一些基础的安全注意事项,然后就让他们自己去从观察中去学习。
Yersin自己也是一个行动派。奇思妙想每个人都有,可是大多数人都是想啊想。但是他却是那个今天有想法, 于是画下设计图,第二天就依照着自己的设计图去做设计图的模型。然后不停修缮和完善。
实践中学习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因为那是全身心的投入,把知识内化。
2. 有组织
文中有提到,Yersin是个很有生活节奏,很有组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条条有序的人。从一点到另一点,最短的距离是直线,最长的距离一定就是混乱的像毛线团一样的迷宫了吧,因为你有可能永远的走不到。从这个角度来看,做事有条理就很重要了。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如何坏习惯毁了人生,好习惯创造辉煌的书籍、故事和说法。那么,做事有组织有节奏一定是一个好习惯。就像我们所知道的生物钟,就像身体的各种下意识,不都是依照着某种节奏和组织吗?就连大自然,也有那么多规律。
所以,做事情有组织,有条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把目标看得更清晰,也更容易完成目标。
3. 好奇心
不得不说,Yersin是一个涉猎极广的好奇宝宝。从医学到旅行,到物理,探险,到大海,到植物学,到机械学,到动物胚胎许,到养殖学,到农学...…
Yersin每当有新的兴趣或是需要什么新的知识的时候,就毫不吝啬的大量摄取相关知识。所以,他都快成为一本会行走的百科全书了。
永远保持好奇,不停的学习,航行在知识的海洋中,满足着人类与生俱来对知识的渴望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当然,从这方面来讲,自学能力很重要。
4. 笔记
Yersin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随手记下各种事物。他有上百本手写笔记,上面记载的可以是刺激的探险经历,也可以是枯燥的科学资料,或是繁冗的科学研究报告,甚至也有的是简单的人名,地名,数字,等等。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书写也更是巩固学习和记忆的好方法。
除此之外,Yersin在母亲Fanny生前也有给她写信的习惯,这些笔下的文字,不就是像Yersin留下的自传一样吗?
5. 幸福和孤僻
看完Yersin的一生后,会发现他和我想象中的科学家,医生,细菌学家真的不一样。他的性格是一个探险家,却也不完全像他的偶像David Livingstone一样。Yersin的一生真的是放荡不羁爱自由,任性随行、丰富多彩。
首先,他完成了母亲的心愿,成了一名医生,然后在Pasteur的门下工作。但是,在发现了toxina diftérica之后,便随心所欲就看海去了。于是就做了一名在船上航行的医生。在看够了海上风景后,发现了他心中的桃源Nha Trang,于是就在那安定下来。
安定没多久,他又想起了他那探险家的梦想,于是就开始了他的探险和发现新线路的旅程。就这样,发现了属于他的平原: la meseta Lang Bian. 但是一直保持这和他们的伙伴们(los pasteurianos)之间的联系。在他腻了探险和旅行之后,就在喜欢的地方安定下来。研究种植学,研究疫苗,研究机械学(动车飞机类的),研究气象学...
所以说,他的一生真的是任性的很。他不被任何杂事牵挂,远离名利荣誉和政治纠纷,时刻随心所欲,就连在香港发现伟大的Yersinia pestis之后,也毫不在意继续下去以获得相对的成就,果断回到了自己的桃源。
他的人生虽然有些孤僻和独来独往,却不乏志趣相投的好朋友。总之,我相信,Yersin是找到了所有人都在寻找的人生终极目标,幸福,忠于内心。
6. Teoría de Moderación
适度和平衡。这好像是曾经高中哲学课上老师讲过的理论,或许也是现在很多人奉行的生活心得吧,不要大喜大悲,不要太过极端,凡事适量和平衡。Yersin的心境便是如此,他似乎有一颗不朽的钢铁之心。
他是博爱的,他有一颗救世的医者之心;他很爱他的姐姐,为他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鸡的繁殖学;他很爱她的母亲,遵从她的愿望从医,无论处在何地,都不忘给母亲写信;他也在乎他的朋友,也会为他们的过世感到悲伤。但是作为最后一个老一辈pasteurianos的幸存者,他见证了朋友们一个一个的离去。他有感情,但他总是能适当的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投身于他热爱的事业。
在面对外界对他的私生活的诽谤和舆论的时候,他也能淡然处之甚至与朋友们坦然自嘲。这种适度平衡的心境,匹配着他规律有序的生活习惯或许是他与同代人相比之下,比较长寿的原因之一吧。
以上是关于Yersin的人生。然后想碎碎念些在读书中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和谈一谈一些喜欢的句子。
1. Yersin身边出现和结交的人物,大都是在教课上留名的大人物。所以觉得,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总是会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因为只有他们之间才能有思想共鸣。
2. 读完别人的一生,会觉得自己貌似也已经过了一生。看着书中人物的相遇相识相知,以及分离和死亡,感觉略有些遗憾和伤感。无论是多么辉煌的一生,还是多么平凡的一生,都躲不过生老病死。就像,Pasteur否定自然发生说讲述的: nada surge de nada,所以全都会死亡。
3. "Sabe que nada grande se ha hecho nunca en multitud." Yersin明白,所有具大的成就和发现都不是一群人做的。所以,他明白自己的孤僻,也清楚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
4. "como si esa especie de diario que mantenía con Fanny continuara con los pasteurianos" 无论Yersin的性格是多么的孤僻,他是多么的独立和自给自足。人类似乎都有述说和表达自我的需要,或是给母亲的信,或是给朋友的信。
5. "En el campo de la observación, el azar solo favorece a los preparados"--- Pasteur说在观察的领域里,运气和机遇只会帮助那些准备好的人。我想回答,又何止是观察领域呢,这句话,适合任何领域。
6. "Sabe bien que no dejará tras de sí más que esas 2 palabras latinas, Yersinia Pestis y que sólo las conocerán los médicos" Yersin清楚的知道,想要让后人知道自己,只有在政治上留名或是发明一些将来用得到的东西,并给他们冠以自己的名字。而自己的选择,只会留下Yersinia Pestis这两个拉丁单词,也只有医生们会知道。
7. 我们大多数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痕迹:照片,文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