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作业是写自己一个人生努力的故事。回忆这四十多年的生活,搜索自己努力成长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小学和初中的那段时光。
在我读小学五年级那一年,我们乡学区办个尖子班,整个乡就选拔10个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目标是让这些尖子生考入县一中。我很幸运地成为那十分之一。
但是,在那个尖子班我只上了2个多月就回到了原来的学校。结果那年小升初取得了学区从没有过的好成绩,留下的人中有4个人顺利考进了县一中。而我上了乡里的普通中学。
小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又多,大哥大姐就没钱念书,要去挣钱贴补家用,我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3个哥哥和3个姐姐顶着,我是幸运的。
9岁之前,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早晨醒来,严厉的爸爸会教我背三字经的事,爸爸还会夸我记性好,背得很棒;那时候每天觉得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哥哥姐姐的身旁看着他们读书写字,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拿到他们用过的本子和他们已经不用的短铅笔,然后我就开始用写过字的另一面练习写字。所以当我9岁正式开始读书时,我比其他孩子学得快、学得好,老师们特别喜欢我,同学们都很羡慕我。我的成绩一直很好,每年都能拿到“三好学生”奖状,一年级起就妥妥地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就这样我一路顺风顺水升到了五年级,然后又特别幸运地被选拔到尖子班学习。那年我13岁,第一次离开父母到离我家30多公里的新学校尖子班上学,这对在那之前还是一直跟父母一起睡,我妈出远门也是要带上的我,是很难适应的,我和2个女生单独住在新学校旁边的老戏台阁楼里,我每天都很想家,很害怕。这对从小顺风顺水的我和没有离开父母的我来说,完全应付不来,艰难地熬了2个多月,我就放弃了。
到尖子班再回原学校读,在我同学眼里,我是被淘汰出局的,看到后来又没有考到县一中,大家对我的能力也表示怀疑,原来羡慕的人看到我也变不一样了。大家眼中失败的我,这对我来说是没办法接受的。还有那些我的老师,我特别难过的是辜负了他们对我的期望。
这对一直都是“别人家孩子”的我来说是一段特别难过的时光
那年9月份,我进入初中,开始了我的初中学习生涯。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改变这种局面,我也给自己的中考定下目标,还是县一中,只是这次是高中部。
那怎么努力呢?首先我要克服离家住校的困难,好在初中寄宿生比较多,一个宿舍住10个人左右,大家比较热闹,我很快就融入大家,人多也没之前那么害怕。其次,我得搞好成绩,要考进县一中成绩必须在年段数一数二才行。确定目标后我就开始努力学习,我把时间基本上都拿来念书了。我认真上课,课堂上不懂就问老师,晚上认真复习功课。我记得那时候我每天都会早起去学校的一棵栗子树下背书,傍晚就会一个人跑到教室楼后山看书。平时同学叫我出去玩基本上是拒绝的。初中时同学们经常是一伙人一起走路到各村同学家玩,我也很少参加,我怕浪费时间。那时候没有课外书、辅导书,一有时间就是找老师要资料和讨论问题。 最后初中三年我的成绩一直都稳前三位置。
中考报志愿时,我只报了县一中一个志愿,中考成绩出来后, 初中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考进了我的理想高中。
现在回想小升初的事情,其实未必是什么糟糕的事情,而是要感谢它让我长成努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