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冰大神原创)时光不会辜负你
时光不会辜负你,这句话的前提是,你也不能辜负时光。
你如何利用时间,学了多少东西,做了多少事情,其实都是在积累在沉淀的。或许在当下的某一刻,你并没有太多感触,觉得和身边人没有什么不同。
可其实,人生的路,你走过的每一步,好的,坏的,对的,错的,不管是捷径还是弯路,每一步都算数,每一步都记录了承载了你的过去,没有办法磨灭,也无法擦掉重来。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看到别人名校毕业,成绩耀眼,学位傍身,简历镀金,从民企到外企都伸出橄榄枝,一大堆机会送过来挑选,从见习经理到管培生,从海外分公司到大中华区总部。你是否在羡慕的同时,也会有那么一丝懊恼,假如我那时候好好读书,就好了。
当看到别人跳槽,极其丰富的职业经历,各种闪瞎眼的辉煌战绩,简历厚重得像是拿不住的砖头,一堆猎头追在屁股后面哭着喊着介绍工作。你是否在嫉妒的同时,也会有那么一丝无奈,假如我那时候好好工作,就好了。
可人生没有假如,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再也回不来。刚工作的时候,角色的转变,会让你既欣喜也茫然。从学校到社会,从教室到职场,一步步下来,看起来时间还有很多,人生还很漫长,可以让你慢慢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和未来。可一晃眼,或许已近中年,职业生涯已消耗近半。往上走?难;往下看?累。无数年轻人在奋力攀爬,一个个都打算把你拍死在沙滩上,你又如何自处?
得与失,本就是硬币的正反面。当你拿着硬币的时候,你同时拥有的,是正反两面,你无法只拥有一面而放弃另一面。正如每个人在失去的同时,其实必然有自己的收获,我觉得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你在看书的时候,你收获了知识的充盈,但或许失去了运动的畅快,失去了游戏的兴奋;你在打球的时候,你收获了奔跑的自由,但或许失去了逛街的随意,失去了美食的诱惑。这里面没有对错之分,没有好坏之分。我想表达的,是做任何事情,除了你的实际成本外,还有机会成本。
这就是经济学的奥妙之处。越是在某一个领域特别有能耐的人,他的机会成本就比普通人大很多。假设比尔大门先生,口袋里掉了100美元,他的最理性选择是什么?从经济学角度去分析,应该是无视,这才是最优选择,因为这样一来,他只损失了100美元而已。
可如果他弯腰去捡了这张现金,重新折好放进口袋,或许用时1分钟,按照他的收入来衡量,他的小时收入或许是几万美元,每分钟相当于几千美元。也就是他的一分钟,机会成本高达几千美元。
那问题来了,如何让自己的机会成本变大?这里也有一个前提,就是把你的时间精力专注于某一行业,往金字塔尖攀爬。越往上走,你的机会成本就越大。或许某一天,你陪孩子玩两个小时的机会成本高达几千元甚至数万元,那个时候,你就是真正的人才了。
而在攀爬的过程中,你或许就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别人每天花三小时聊天和刷朋友圈,你最多不能超过一小时;别人每周有八小时玩游戏,你只能砍了,用来进修;别人每月有四到六次朋友聚餐,你或许最多只能有一次,其他时候都得用作商务用途,跟供应商或者客户吃饭;别人每年有很多次家庭旅行,你或许在旅行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处理邮件,还要跟客户和供应商打电话,根本不可能完全放下。
可人生的奥妙在于,我们有无数的选择,我们有无数的喜好,我们会时刻被自己的情绪和外界所左右,我们无法像机器人一样专注于核心工作,专注于核心价值。因为有喜爱,有情怀,所以我们才会做一些或许并无太大价值的事情。
或许我们知道,我们成不了运动员,但还是会去运动,因为健身的需要。而在攀爬的过程中,你或许就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别人每天花三小时聊天和刷朋友圈,你最多不能超过一小时;别人每周有八小时玩游戏,你只能砍了,用来进修;别人每月有四到六次朋友聚餐,你或许最多只能有一次,其他时候都得用作商务用途,跟供应商或者客户吃饭;别人每年有很多次家庭旅行,你或许在旅行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处理邮件,还要跟客户和供应商打电话,根本不可能完全放下。
可人生的奥妙在于,我们有无数的选择,我们有无数的喜好,我们会时刻被自己的情绪和外界所左右,我们无法像机器人一样专注于核心工作,专注于核心价值。因为有喜爱,有情怀,所以我们才会做一些或许并无太大价值的事情。
或许我们知道,我们成不了运动员,但还是会去运动,因为健身的需要。
或许我们知道,我们任不了翻译官,但还是会练英文,因为使用的需要。
或许我们知道,我们进不了演艺圈,但还是会看综艺,因为兴趣的需要。
或许我们知道,我们当不了程序员,但还是会学软件,因为工作的需要。
或许我们知道,我们做不了旅行家,但还是会爱旅行,因为放松的需要。
或许我们知道,我们变不了名作家,但还是会迷写作,因为情怀的需要。
我们每个人都在选择和执行的过程中游走徘徊,看看别人,看看自己,也许调整,也许不会。也许会羡慕,也许会无视。谁又能真正理性去做所有事情?谁又能抛弃杂念和一切喜好,专注于自己的领域?
其实无需过分纠结,因为每一步积累的东西,每一颗努力的成果,每一分学习的内容,都是在你的人生中沉淀的。很多东西没有即时的效果和产出,但可以丰盈你的气质,丰富你的内涵。在为核心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分散一些时间,调整一下心态,往往效果会更好。袁隆平先生是顶级的农业专家,他还喜欢拉拉小提琴;贝索斯先生是美国的超级富豪,他还喜欢洗洗锅碗。这就跳出了机会成本的经济衡量范畴,是情怀,是兴趣,是给自己减压。
你羡慕别人的才华横溢,或许别人也在羡慕你的简单直接。你羡慕别人的家底丰厚,或许别人也在羡慕你的自由随意。谁对谁错?谁赢谁输?谁知道呢?看你怎么思考这个问题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都是自己走的。既然选择了舒适,那就别抱怨收入低,机会少。既然选择了拼搏,那就别抱怨时间少,压力大。所有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钱多事少离家近,家庭和睦时间多,这种好事根本不存在,别幻想了。有付出才有收获,你付出多少,未来就收获多少。像胡适先生说的那句话:“想怎么收获,先那么栽。”
我把它比喻成设定目标后的反推。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然后再去衡量,你是否愿意为此付出相应的对价。
比如你希望未来十年后可以创业,拥有自己的贸易公司,自己做老板,运营和管理企业。那你在第八年,起码已经拥有一定的资金、人脉、资源,有供应商的支持,有客户的信任。
那你在第五年,就应该是贸易公司的中层以上,才有足够的平台和长足的发展。而五年内要做到中层以上,那从底层攀爬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三年,就要成为公司最好的销售,才能晋升经理职位,从而学习管理经验。这样的话,你需要两年时间来证明自己,把销售做到最好。
算下来,学习和全面储备的时间就不到一年。这一年内,要把很多模块都变得极其扎实,要全方位提高谈判能力、销售技巧、邮件水平、口语能力、思维方式、跟进技巧、法律法规、市场规划、订单操作、社交软件、搜索应用、目标市场、产品知识、生产进程、验货标准、监装细节、验厂内容、沟通技能、展会安排、策略布局、单证制作、售后服务、财务知识,等等等等。
这样把详细计划一列,具体量化,你就会发现按照这个目标来走,下个月要做的事情就一大堆,根本没法拖延,需要立刻执行,因为时间不够了。
面对未来,如果你想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想被别人选择,被公司选择,被社会选择,你想保持侵略性,去选择别人,去扭转命运,不随波逐流,那就只能主动出击,提早启动,越早越好。
若是你问我,是不是该列计划,从明天开始?
我的答案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