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外史-述说一个不为人知的王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序)

自从唐玄宗当政以来,尤重科举,重用各路人才,世间还算是一片繁荣景象。

在这个年代,除非投胎投了一个好祖上,世代为官。否则寒门子弟或者普通宅第,要想脱离困境,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只能有科举这一条路。一句话说,只要能考上科举,就能当官。从此一举登科,荣宗耀祖。

话说这王维,就正生长在这个重科举的年代。从小天资聪颖,家境也算是不错。自小喜欢舞文弄墨,多才多艺。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长相风度翩翩,二十岁左右年纪的王维,也是“妙年洁白,风姿郁美”。算得上当地有名的美才子。

但是这科举在当时也不是很容易的。他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时,录取大权就掌握在玉真公主的纤纤玉手之中。这玉真公主,是唐睿宗李旦第九个女儿。玉真公主地位尊崇,为诸位公主之首。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第一章 翠香阁

(一)

翠香阁是当时京城有名的青楼。当地有名望的官宦子弟都会聚集于此,当然也不乏一些文人墨客。王维便是其中一个。

一排姑娘浓妆艳抹,身着华丽服侍,手拿着各种颜色的手帕,站在翠香阁门口不断边挥着手帕,边用撒娇般尖细的嗓音叫着:“老爷,来嘛~来嘛~ ”。“老爷老爷~进来玩玩啊~”。不断有公子哥驻足于此,不一会儿就被几个姑娘簇拥着嬉笑着带进内阁。

中间有一个姑娘很特别,她轻着些许淡妆,身着碎花素白裙。裙边,袖口,领沿,都绣着几只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老妈子和客人们都叫她“彩蝶姑娘”。

她当初来的时候,是为了替家里还父亲欠下的赌债。也和老妈子讲好,卖艺不卖身。老妈子起初见她还有几分姿色,或许还能为翠香楼多招揽些客人,就勉强留了下来,如果不行赶她再走也来得及。

后来发现有些客人,还真的就喜欢她这个样子的姑娘。就再也没多说什么,赶她走的想法也就就此取消了。和旁处浓妆艳抹的姑娘不一样,她不喊客,她只是静静的站在这,仿佛在等什么人。

忽然间,她那水灵灵的大眼睛一转,只见一个年轻貌美,身着深灰色绣边袍子,腰间刺绣腰带上还别着一枚香草和一枚玉佩做为装饰,手拿白扇的公子正向这边走来。 此人正是王维。

彩蝶姑娘赶忙招呼着,“王公子~您来啦~” 一边往翠香阁中引进。

王维随彩蝶姑娘进入内阁,微微颔首。

“彩蝶姑娘之约,我定是要来的”。

彩蝶姑娘脸上笑容更加灿烂,

“今天带来了什么诗文让我们来赏阅啊,您的诗文可真的是诗中有画,风韵优美,传唱起来更是让人回味无穷啊,我们姑娘们因为传唱您的诗文啊,我们的翠香阁来的公子,真的是越来越多了呢~”。

“洛阳女儿行”。

王维轻轻说着,眼神看着彩蝶姑娘,又随之转向它处,只见今天的翠香楼更是一片欢声笑语的景象,到处是行行色色公子哥们抱着穿着令人目眩的华丽服侍的姑娘们喝酒吃菜谈天聊地,还有些公子哥领着姑娘醉意熏熏地朝楼上客房歪歪扭扭地走去。淡淡的香囊清香和浓重的胭脂香气充斥着整个翠香楼。

作为文人,在当地如果想让自己的诗小有名气,就一定要让青楼女子传唱才有机会流传出去,一夜成名。

最初王维是拒绝的。但是迫为生计,又不能总是伸手让家里养活自己。就走进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翠香楼。

后来,也就遇到了彩蝶姑娘。好在,彩蝶姑娘不像其他的青楼姑娘一般,王维也算是在心底默默接受了。此刻的王维望着眼前的一切,微微皱眉。

“王公子……”彩蝶姑娘轻声唤着。“王公子……为何事烦恼?”

王公子轻轻的皱眉,彩蝶姑娘一切都看在眼里。其实彩蝶姑娘接的第一个客人,便是王公子。之后也不是没有其他老爷公子喜欢彩蝶姑娘,只是深入接触了几天以后,彩蝶姑娘定的规矩,让客人们敬而远之。

毕竟,来青楼的客人,大部分也都是为了那个目的。客人们也都渐渐转移了目标,不再在彩蝶身上花费银两。只有这眼前的王公子,对自己也算是不错。

每次来,只是让自己弹琴唱曲演奏诗句。其他的姑娘们听了,觉得好听,客人们也喜欢。也跟着演奏。公子出手也大方,每次都会收到可观的银两。这公子生得眉清目秀,风质彬彬。日子久了,彩蝶对王公子也就生出了些许情絮。

“无碍,只是些琐事罢了。”王公子收回目光,转向彩蝶。 其实王维这些时日以来与彩蝶姑娘的相处,知道彩蝶姑娘生性善良。那日彩蝶姑娘邀约说让自己今天一定要来,便知道,今天这个日子对于彩蝶姑娘来说,不一般。

“今天这首曲子,我来为你弹奏,如何?”王维说着,引着彩蝶姑娘走向翠香阁大厅中央的古琴。

“按公子说的便是” 彩蝶姑娘紧跟着公子走去,面上不显露出来,心里却是欣喜的。


(二)

此刻的翠香阁依旧是人声嚷嚷,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人们丝毫没有注意到角落里面的两个人。

而这两位,却把这阁内的一切,尽收眼底。这正是当今皇子岐王和他的贴身侍卫枚林。

这枚林这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可是不巧,在他刚出生不久,家中一场大火,家里人都在这场大火里面死了。

当初她的母亲拼命救出他时,被门口掉下的的大梁砸到了脑袋。在意识丧失之前,奋力把他抛出了门外。这场大火中,只有他活了下来。

他被救起时,因为和岐王母亲家两家为世交。岐王的母亲看他实在可怜,就让他生活在这里。因为和岐王年龄相仿,从小就跟着岐王。家里人看他一天天长大,聪明乖巧,也没想再让他离开。

岐王跟着先生念书时,他就在院子里面习武。枚林为了报答岐王母亲的养育之恩,自小便一直陪在岐王身边,照顾岐王。

话说这皇子微服私访,首先来的却是当地一间小有名气的青楼。岐王美其名曰“寻找散落民间的人才”。听说文人骚客都喜欢来青楼吟诗作对,这个理由的确也说得过去。

但是真正原因却是:看腻了自己府上的妻妾,出来看看有没有美女可以一饱眼福。天不遂人愿,岐王眼神扫视了好几圈。满楼画得花枝招展的姑娘,也没看到哪个样貌特别出众。

岐王对身旁的枚林说笑着:“本想来一饱眼福,哪知这世间美丽女子好像都在自己的府上”。

枚林笑了笑,没有做声。

岐王也没再说话。视线一扫,正好看见大厅中央弹奏曲谱的王维和站在他身侧的彩蝶。

岐王远远望着身着素衣的彩蝶,一惊。这青楼竟然还有如此超凡脱俗的姑娘。

再细细看去,就被所弹奏的曲谱吸引了过去。岐王的目光停留在了弹奏古琴的王维的身上。琴音婉转又有些哀愁的歌声缓缓流出。望着这少年,岐王不禁看入了神。

枚林看岐王如此这般,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岐王回过神来,朝枚林说:“我们过去瞧瞧”。

枚林只有点头应许,二人一行便朝着大厅中央走去。


(三)

翠香阁大厅中央。

听着王公子悠悠缠绵的琴声,彩蝶此时已没有了刚才的欣喜,心情因为琴声也变得沉重起来。

今天是她母亲的祭日。但是她连母亲葬在了哪里都不知道。从她记事起,她就没了母亲。她只知道她母亲的祭日。他的父亲从此沾上了赌博,赌输了就会喝得烂醉,回到家里把所有东西摔得一地。更甚的是,有的时候,还会打她。

要债的人每天都来砸门。她受不了这样的生活,终于逃了出来,可是父亲最终还是父亲,还是要给父亲还赌债。不能眼睁睁看着父亲被那些人打死。彩蝶听着婉转哀愁的曲子,过去的记忆全部浮现出来。心情愈加的沉重。

突然,面前出现的两个气宇不凡的人打断了她的哀伤。

她不禁轻唤:“王公子……这二人……”

王维停下手中的弹奏,缓缓抬头望向这二人。

悠扬婉转的琴声戛然而止,岐王这才回过神来。王维微微颔首。岐王拱手还礼。二人相视无言。

岐王想说些什么,但又不知怎么说。

王维看了看身前的长相清秀,穿着华丽的公子。欲言又止。再次行礼,和彩蝶告别后,默默起身离开了。

岐王看着他离去的背景,又沉默了好久。

直到彩蝶姑娘从身边经过,才叫住彩蝶问:

“刚刚……那个人,是谁啊?”

彩蝶行了行礼:“回公子的话,那位公子姓王,单名一个维字。”

“哦……原来他叫王维……”岐王自顾自地说着。

第二章 再遇岐王

(一)

再过一段时日,便是科举考试乡试的日子。自打上次落弟以后,王维打算再考一次。因为常常出入翠香楼,凝香馆之类的场所。有关于科举之事的八卦事宜,也得知不少。

“哎,你听说了吗?这回的科举,当朝名士张九皋也打算考试,并且拿到一封以太平公主名义写的推荐信,呈给长安的主考官了。这回乡试的解头,非张九皋莫属啦 ”

人们在讨论科举的事。

“是啊是啊,太平公主想保谁还不是轻而易举。”同行的人也在随声附和着。

王维听着他们的谈话,感觉此事不易耽搁。就想着解决的办法。

唐朝科举考试时不采用“糊名制”,所以非常方便考生走后门。举子们往往在考试前,把自己最得意的诗文加以编辑,带到京师,呈给当时在政治或文学上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看,这叫做“行卷”。其风气之盛,甚至成为一种制度。不要说蠢才跃跃欲试,连天才也都颇爱走这个后门。

王维就想出了这个主意,为了考中状元,拿着自己的“行卷”先投到唐玄宗的弟弟岐王门下。


(二)

岐王府内。

“ 王上,外面有一名曰王维的文人求见 ”。侍者进来通报。

“ 王维? ”。岐王正在书房看书,听到王维的名字,心中阵阵欣喜。不过……他怎么找来了?

“我知道了,带他去客堂”。岐王吩咐侍者说。


(三)

一炷香后,岐府客堂。

岐王走进客堂,王维已经等候多时。岐王看到往日一直在记忆中难以忘怀的熟悉的人,不禁快步走上前去。

“鄙人拜见岐王殿下……”。王维见岐王走来,微微行礼,缓缓抬起头来。这才看清岐王的容貌,心中一颤,这不是那日在翠香阁中遇见的那位公子?

“请就坐”。岐王那日便见此人生得俊美,风度翩翩。今日细细看来,更加感觉此人举止不凡。便愈加喜爱起来。

“鄙人拜见岐王殿下,是有一事相求”。

王维不知岐王还识不识得自己。那日初次见面,虽然相顾无言,但是心里总觉得,彼此上辈子,好像是认识。

“所为何事?”

岐王看着此刻就在眼前的人。那一天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没想到,今天他竟然来了。

“我就直说了,我这有几篇自己作的文。拿来让您指点一二”。

王维拿出书稿来,递了上去。

岐王接过书稿,细细品读起来。岐王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王维诗歌中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描绘出的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景色……


(四)

“好诗啊好诗”。岐王对王维的诗赞不绝口。

“那,王上认为,小生的诗,能不能中解头……”

王维最终还是问了让他不安的事。

“这……”

岐王其实已经了解到玉真公主要举荐一名名曰张九皋的名士。这玉真公主的在当时的威望,权势都要高于岐王。

照目前形势来看,这乡试的解头,非张九皋莫属。岐王一时感到万分为难。他十分欣赏王维这个少年,这少年绝对有做解头的实力,但是又惧于玉真公主的权威……

“王上,是又何不妥之处吗?”王维见岐王面露难色,不禁问道。

“这……实不相瞒,玉真公主已经举荐了一名曰张九皋的名士,这玉真公主想办的事,就没有她做不成的。这解头,非张九皋莫属啊。”

“王上,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王维心想,果真,这张九皋找上了玉真公主。

“办法……容我们共同商议如何?”

岐王盯着少年的眼睛,没想到能再一次遇到这少年,真的舍不得再让他离开。上次一别,不知他还识不识得自己。

王维感受到岐王正在等自己的回答,忙点头应允。

王维对上岐王的目光,突然有一种感觉:

日后注定是要与此人,产生不少的羁绊了。


(五)

岐王书房。

二人围坐在书房中央一张檀木小茶桌前。

“来,喝茶。” 岐王边给王维倒茶,先开了口。

“王公子打算怎么办?”

“谢殿下”,王维轻轻说到。“一切听殿下的安排”。

他一个少年,头一次接触官场中的事,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因为有了一次落弟的痛处,才渐渐明白世间的闲杂俗事。迫于自己的本愿,想为朝廷做一些事,当个好官,也能光宗耀祖。只能随应社会流向,来一次“行卷”。

“这件事情的确棘手……”

岐王一时也没有头绪,玉真公主的确不好对付。

“上次一别,没想到还能在这里见到你。”

岐王看向此刻就坐在面前的少年。

“没想到,殿下还记得我”。王维轻轻放下精致的茶杯。

“你会弹琴?”。岐王忘不掉当时触动心扉的琴音。

“从小喜欢古琴,跟师父学过,略知一二”。王维回应道。

岐王望着屋内的古琴,自从那天听过这少年弹奏的曲子,那婉转带着哀愁的曲调,就好像一直揪住了自己的心。就叫人用上好的木材和琴弦精心打造了这架古琴。自己也开始学习弹奏曲目,可是,却怎么也弹不出那天的韵味。

“再为我弹奏一曲,如何?”

“好。”

王维缓缓抬起头,正对上岐王的目光。


(六)

古琴前。

“好一架古琴”。

王维看到这架精心打造的古琴,不禁在心中发出感叹。

王维应手挥弦,潇潇洒洒,上下轮拨琴弦,乐曲哀婉凄切。动人心魄。

再一次听到那日婉转熟悉的琴音,岐王感觉自己的全部都被眼前这少年吸引了过去。望着上下拨弦的王维,哀转的音符从指间不断逸出,岐王不禁听得入迷。

一曲终罢。

岐王连忙说道:“那日听过公子的弹奏,好心欢喜,就找人造了这架古琴,想来学学。可是,却总也弹不出,当初的味道”。

“殿下想学古琴?”王维问到。

“想”。岐王应声答道。

“可有师父?”王维接着问道。

“一直没有找到称心如意的”。岐王看向王维。

“…………”

“留下用晚膳如何?”岐王试探着问道。

“不了,家中还有些事要处理,改日再来拜访。”王维推辞了。

王维离开后,岐王回想这刚才的一切。就好像是一场梦。再次见到这少年,就再也不想放他离开。


第三章 花灯节

(一)

几日以后,便是花灯节。

长乐街内,华灯初上。在满城花灯的映衬下,夜晚的洛阳城更是繁华动人,更具一番风味。洛阳城里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前来长乐街,一睹今日洛阳的风采。

在花灯节上,人们不但赏花灯,一些文人也聚在一起,吟诗作对,交流切磋。王维这样的文人少年自然也是要来的。

今年的花灯节,格外隆重。在满城花灯的映衬下,夜晚的月亮也显得分外好看。每个人都打扮得神采奕奕,前来赏花灯。

其实,花灯节也不仅仅是赏花灯,吟诗作对。对于各位公子哥来说,最重要的当属看花灯的姑娘。吟诗作对,也是为了吸引姑娘们的注意。姑娘们平时不怎么出门,这次却是一次极好的机会。

在热闹非凡的长乐街中央。就聚集着一些公子,王维也在其中。

大家指着花灯,颂说诗文。外面还围着一些被吸引来的姑娘们。姑娘们在底下窃窃私语,那个穿深紫色长袍的公子,样貌好生俊俏。说的正是王维。


(二)

话说这岐王,今夜,也来了。身后还跟着枚林。

“今夜,这花灯,可真漂亮啊。”岐王对身后的枚林说。

“是啊”。

枚林应答着。此刻的枚林看着身边被花灯映衬着的岐王。

“岐王今天愈加英俊潇洒了”。

“枚林啊枚林,从小到大,就你会说话。”岐王笑着说。

两人走着走着。岐王突然看见长乐街的中央,聚集着好多人。一些文人仿佛在吟诗作对。

“枚林,我们过去瞧瞧”岐王对枚林说。

“好。”枚林点点头,跟了上去。

两人走近了一看,岐王的目光一下子就锁定了人群中风采奕奕的王维。不禁走上前去,加入了他们。

原来,他们在比赛谁的诗作的好,奖品是今夜灯会上,最精致漂亮的一盏花灯。但是都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

王维再一次看到了人群中的岐王,目光便从他的身上不忍离去。之前听说岐王不喜交际,与人交往也仅仅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一日见岐王,便感觉岐王对自己仿佛是不一般的对待。

众人见有人加入,纷纷拦住他说道,:“这位公子,我们看也亦非凡人,不如给我们评评,谁的诗作的最好。”

大家纷纷讲出自己的诗句。轮到王维,王维娓娓道来刚作好的诗句:

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

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

仙伎来金殿,都人绕玉堂。定应偷妙舞,从此学新妆。

奉引迎三事,司仪列万方。愿将天地寿,同以献君王。

岐王听完此诗,不禁目光望着王维。正对上王维炯炯的目光。大家没想到王维竟然换了一首诗,在如此短时间内就做出一首五言诗。

众人听后,暗自叫好,自愧不如。花灯,岐王自然给了王维。

岐王亲手把这枚花灯送到王维的手上。

“送给你,喜欢吗?”岐王小心问道。

“喜欢,谢岐王”。王维回答说。

“你要如何谢我?”岐王问道。

“我……”王维一时语塞。

“不如,教我古琴,如何?”岐王最终还是问出了口。

“岐王愿意学,我自然是愿意教的。”王维抬起头。

岐王盯着王维炯炯有神的眼睛,不禁说到:

“今天,今天就来。”

“殿下……”

王维不知道这样下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今天时辰已晚,会不会有何不妥?”枚林在旁边提醒到。

“有何不妥?我的人,谁敢说不”。

岐王毕竟还是岐王。


(三)

岐王府内,古琴旁。

幽静的院落里,又再一次响起了委婉动听的琴音。趁着月色,岐王感觉,今夜之景,格外优美。

一曲终罢。

王维轻生说:“殿下也来试试?”

“好”。岐王应着。

端坐在古琴边试着弹奏曲子,站在身侧王维不时指点一二。

“这姿势不对,应该这样。”王维弯下腰来,来纠正岐王的姿势。

王维一接近岐王,目光相对。岐王不自觉低下头去看琴弦。

王维看到面前的岐王这副模样,不自觉加强了想认真教导这个徒弟的想法。

轻轻按了按岐王的背说:“谈古琴,要志正体直,首正勿垂,颈直勿俯,肩平勿耸,背竖勿鞠。又轻轻拍了拍岐王的两膝,说:“两膝分开,足跟相向如八字。” 又拉了拉岐王的两臂说:“两臂要离开两胁,两肘舒展如鸟舒翼。两腕宜悬,勿倚于琴” 。 王维接着说:“演奏时,要自然端庄,头肩身躯不要动摇;无论取音强弱,节奏快慢,都必须保持神志安定,呼吸平畅……”。

岐王突然说:“明天,我带你去见玉真公主吧”。

王维停下来,说:“好。”


第四章 尾声


公主府内。

第二日,岐王为王维换上锦绣衣袍。就让王维随自己一同前去公主府上。同去的还有几个乐师。

到了公主府上,岐王见到了公主:

“公主,今日可安好?我带来了几个有名的乐师,博公主一乐如何?”

“岐王真的是想得周到,请来看看”。公主满面红光,喜笑颜开。

“好~”岐王说着便让王维跟着几个乐师一同进来。

公主一眼就看见了其中最为年轻貌美,风度翩翩的王维。

问岐王:“此人是谁?”

“我的知音,王维。”岐王答道。

公主说:“王维留下,其他人都下去吧,”说着,便让王维独自弹奏了一曲古琴。

只见王维抚上琴弦,凝视了片刻。悠扬的琴声楚然从殿上响起。一个个音符如小溪孱孱,委婉动听。又如春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他不但精通音律,他还通晓诗文,画的山水画也不错。”岐王看着公主也是十分心悦王维,趁机说到。

“哦?那就拿几篇诗句来让大家欣赏一下吧”。公主心里很是欢喜。

王维拿出了前一晚岐王要事先准备的几首诗文给公主看。

“没想到,我平日里,喜欢的诗句都是出自你之手。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公主欣赏道。

岐王趁机说:“如今举办科举,如果此人能得此解头,为朝廷所用,实为国大幸。”

公主说:“今年的解头,非你莫属。”

当初那位名士张九皋,也是由于他人所托也举荐的。公主本人并不是很中意他。如今来一位这样令公主欢喜的文人。,公主自然是要尊崇自己内心所向的。

说着便差人拿来纸笔,当下写了一名推荐信,更改了推荐人的名单,让使者发了出去。

岐王与王维四目相对,相视一笑。

同年,乡试事毕,王维中得解头。又年,被选为状元。出任左拾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3,761评论 0 18
  • 2、凡事平常心对待。勇敢地开始,也尊重它的结束。正视,接受,放下,勿纠结。 3、把事做好,把话说小。保持谦虚,耐心...
    无心悠悠然阅读 287评论 1 0
  • 毕业了,开始找工作,父母也开始托关系帮我找工作。 我没有屈服,最后和父母争的面红耳赤,毅然决然的背起行囊,远走他乡...
    魏添阅读 5,31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