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源于先秦时期,在中国流传千年而不倒,而佛家本是印度宗教,在汉朝传入中国后同样薪尽火传。释家和道家都在中国传承了千百年,他们的思想广为人知。虽然分属不同的派系,但他们的思想却有不少相似相同之处,值得我们去探究。
五代时期有个叫杜光庭的宰相,依据佛经的义理撰写了不少道经。其中有一部《老子化胡经》,说老子出函谷关后到了印度,摇身一变成了释迦摩尼。当然,这些文人墨客的杜撰大都是妄言空谈,无需理会,但不可否认的是,佛家与道家之间确实有许多殊途同归之处。
道家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期,之后传入印度,对佛教的思想起到了一定作用。到了唐朝,玄奘西天取经,所取回的经书已经受到的道家的影响。而自白马驮经至五祖弘忍时期,佛家已经在中国发扬了近千年,已经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吸收了道家思想。所以说,道家和佛家有许多相似处并非毫无根据。
一、关于平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家讲究一视同仁,不偏私。而佛家也一直强调“众生平等”,因此才有“尸毗贷鸽”(尸毗王为了救白鸽,又不忍让老鹰饿死,舍身割肉为鹰)的传说。值得一提的是,古印度将人分为四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释迦摩尼本是一国王子,原属于刹帝利这一等级。而老子本是周朝的藏室使,地位自然不同于平民。同属于上层社会的他们都提出了“平等”这一思想,这一点自是难能可贵的。由此可见佛与道不仅有相似的思想,还有相近的起源。
二、关于“色”与“空”和“有”与“无”
“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老子对于“无”有相当高的评价。“有”是指具体存在的事物,“无”则指无形无像的虚无。“无”是道的本质核心,而“有”是道的外在作用。
《心经》中提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从广义上说可以理解为客观存在的物质,相当于道家的“有”;而“空”译为“空无、非有”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无实体,所以才说“色即是空”。而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到:“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也。”即指“有”与“无”的界限无法分清,一切都是相对的,这与佛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三、关于“不争”和“去执”
道家讲究“无为”与“不争”而佛家的精髓则是是“去执”,三者虽有相似处却不尽相同。
《金刚经》中提到:“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同时强调“凡有相皆是虚妄”,一切客观存在都是虚无缥缈的,不应执着。
但道家的“无为”是指不刻意为之,而“不争”则是不争求过多物质上的需求,并非不作为和完全不争。
佛家则不然。大乘佛教中,原应度化世人,但胜义谛中任何相的不可得,所谓“施者受者施物空”,可度的人和能度的人都不存在,从程度上说远胜于道家。
道家的本体是先秦的学术思想,而佛家则是宗教,两者除了相似处外也有不少差异,比如释迦摩尼被神化,称其在雪山修得六丈金身,《秘密不可思议经》中更说:“佛陀体内没有内脏,犹如金丸”而老子本身却从未说自己如何了得。(在佛教中,除《六祖坛经》外,只有佛陀的言论可以称为经。)同样儒家将入世,佛家讲出世,而道家却介于两者之间,既可出世亦可入世。
佛与道虽有异同,但其精髓均值得我们学习,只要能有所感悟比能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道德经》、《庄子》、《心经》、《金刚经》、《秘密不可思议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