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故事耳熟能详,相对他的父亲鲧治水失败,大禹成功在于采用疏通引导而非堵塞压制。
还要看到,大禹治水的成功印证了鲧的思维失败,可是却无法否定鲧的思维价值,正是有了旧思维的无效,才有了新思维的发展。
鲧的悲剧在于一个人性定律:一将成名万骨枯。失败总是容易被耻笑,失败者似乎失去被尊重权利,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因为,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思维变化中发展,在挫折困境中前行,否定失败其实否定的是自己。
抛开这些不说,这里的思维就是我们说的认知,求异思维就是认知重建。
认知重建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比如盲人摸象各有不同,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或者说就是换位思考,比如在其位谋其职,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还有时间变化豁然不同,比如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决策。简单说可谓时间、空间与心间三方面。
看看那些经典小故事给我们的启发吧。
三只小猪故事,为何猪小弟建筑了牢固房子抵御住大灰狼入侵,而大猪二猪筑起简易房子就开始载歌载舞,可以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释,满足低层级需要才追求高层级,也可以用认知建构解释。
认知到危险迫切,就建起牢固房子,认知到快乐重要,就顾不得太多便忙着及时行乐。
其实这是延迟满足与即时满足的区别。
快乐是我们需要的,可是持久的快乐才有意义,安全感充足,心安理得才能幸福满满,然而,满足于欲望暂时获得却是我们认知思维的习惯化路径。
我们知道延迟满足是好的,可是要付出意志力,我们大脑多巴胺是如此兴奋焦躁不安,在诱惑我们立即享受,即时满足,这产生的就是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让人痛苦,人性又趋利避害,于是我们选择惯性思维,呆在这样熟悉路径才舒适,这也是认知重建的困难所在。
因此,我们要明白即时满足与延迟满足本身没有好坏区分,这是我们都需要的,缺一不可,重要的是如何重建解释,以便为我所用,促我成长。
认知重建,思维变化,不同解释,意味的是对故事、经历的建构、解构、重构。
好比装修房子,我们可以不同风格来尝试,直到找到可接受最喜欢的那一款。
那么知道自己喜欢的装修效果最重要,否则一次次重构就没有了意义。
在心理咨询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打破惯性思维的目的,不断尝试解构重构故事,目的是恢复良好的社会功能,是为了减轻内心痛苦指数,是积极关注激发人性的美好,偏离这些万万不可。
再来解读小猫钓鱼的故事,小猫钓鱼没有耐心,发现花蝴蝶就开始追逐玩耍,一天时间过去了一条鱼也没有钓到。
这多么像是在说我们的孩子,还有小时候的那个我们,贪玩,坐不住,不认真学习,总是让家长不省心。
我们可以解释小猫为了吃鱼而钓鱼,又为了玩耍而抓蝴蝶,想法的变化导致行为的变化,乃至一事无成,这个解释很简单,也很常见,不过换做认知重建、思维重构有些高大尚。
常规解释是为了安心,化解我们焦虑,我们的解释除了这些作用,还要立足于解决问题,比如解决小猫既玩耍又钓到鱼的问题,这个解决过程要小猫去行动,但解释可以协助小猫乐意采取行动。
为此,我们重建小猫钓鱼的经历,不是如猫妈妈语重心长忠告一番,而是换个思维模式,比如接受小猫爱玩的天性,商定娱乐的时间,讨论钓鱼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激发自我主动性。
一切都是解释,认知重建也是如此,解构重构故事也是如此,唯一要紧的是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