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半个月,每天都在酒桌上觥筹交错,可能别人的眼里风光无限,只有自己清楚,这样的生活太不容易......
记得前几天到中国海洋大学进行校园招聘,很多天之骄子在我的鼓动下重新订立的人生目标,这几天陆陆续续有实习生报道,居然还有部分同学把我当作了他们的人生目标。
我不由得想起了卞之琳的名句:你在桥上看风景,别人看着桥上的你。
年少的时候,总是很羡慕那些经常出差的人,觉得人生最快乐的莫过于行万里路,去见识每一处不同的风景。
大学毕业找工作时,校招时第一志愿就是问用人单位能否有长期出差的机会,而那个年代的大多招聘者都露出诧异不解的目光。但很遗憾的是,最初的工作就在家乡,完全没有出门的机会,于是叛逆的自己在每年的新年,都选择在不同的异乡渡过。
因为是南方人,特别羡慕北方过年的氛围,于是在陕西,在山东,在河南,都留下了辞旧迎新的回忆。那个时候特别不理解回家过年的含义,记得1996年的农历新年夜,我在曲阜的客栈,大年三十夜里给家里打电话,当时还健在的爷爷居然对着话筒哭了起来,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乡愁。
1997年开始,我有了出差的机会。首先是到省城和省内各地,那时候每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不管停留几晚,都喜欢买上一张地图,坐着公共汽车时到处晃荡。晨起喜欢去逛一逛当地的早市菜市场,夜间还喜欢去溜一溜特色的夜市,总觉得这样的状态才能体会当地人的日常起居。
可渐渐的,出差的机会多了,自己却慢慢的长大。每天在家都面对无穷无尽的琐事,出差倒成了逃避的最佳方式。不管去哪个风景名胜区,我都少了去拍照观看的兴致,更不会四处溜达,只是常常借出门的机会调整心情。对于不止一次地到达的城市,酒店登记后最佳的方式当然是倒在床上补瞌睡,或者下楼跑步后,在浴缸安静的泡上一阵,通体舒坦后昏昏睡去。
在外工作渐渐成为常态,从家乡到省城,从湖北到青岛,离家越来越远,每年在路上的时间比呆在家里的时间还多,尽管身处在面朝大海的城市,可心里最想停泊的港湾还是家乡。
此刻,被灌得七晕八素的自己,卧倒在gl8的后座,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的霓虹灯,疯狂想念着家乡的一切,胡乱地草就着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