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关于思考和目标的思考

写完文章之后取的题目总归会有些奇怪。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布莱士·帕斯卡

写下这句话先贤是位交叉学科的大牛,既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压强单位熟不熟?)又是思想家(《思想录》),可见所谓斜杠青年不是现在才有的。

以前一直对思想家、哲学家之类的不屑一顾,认为技术才是建立一切的根本,现在深感惭愧,之前还是太年轻了。人是群聚类生物,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无论科技如何发达,人类的心理总是有规律的,否则历史为什么总是重演呢?技术会过时,而心理学和哲学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探索研究成果是永不过时的。

小时候想法不多,基本上大人说什么做什么,无忧无虑,可能位列最易被拐骗的第一梯队。直到现在年岁渐长,所闻渐广,闲话渐多之后,终于——开始脱发,欧不,是开始有一些思考,表述自己的观点和异义而不是单单被动接受,并逐渐开始自我反思。

关于表述观点

一直被动接受会养成习惯,懒得去思考,懒得去面对自己真实的想法。我们习惯向别人提问,忽略了问自己为什么。我们的内心是有答案的,只要耐心挖掘,一定会有解。就像人生目标,也是能慢慢挖出来的。
思维结果决定了我们的表述,而表述又会影响我们的思维。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问题问着问着,就突然明白了。

关于自我反思

反思用当下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大概就是复盘。而复盘这件事,复着复着,就会复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如果一个人已经有了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实属幸运,无论年龄大小。如果一个人对人生目标和意义毫无知觉,那同样也是很幸运的,单纯享乐就能很开心。苦就苦在找意义却没有找到的人。
最近看了很多励志书,基本上所有的书都会告诉你:首先你要找个目标。找到“人生目标”对于迷茫的人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不过我觉得有个近似求解的方法——找到阶段性目标。
一般来说,定了最终目标,才能好好分割阶段目标。但是当我们难以确定最终目标的时候,可以索性就定阶段性目标,也许渐渐地就能找到最终目标了!这个是受到《高效能人士的7个法则》中的问题(下面三个问题)被启发到的。

1.——自己想增加的一项技能。
2.——自己想去旅游的一个地方。
3.——自己想改变自己的一个点。
*4.——定下一个期限。(这个不在原本的问题中,但是我觉得非常重要,毕竟是阶段目标,定了期限才有紧迫感)

这几个问题可以做PDCA循环。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即使现在不能明确最终目标,阶段性目标也是你内心的方向。

总之,
1.不要总是被动接受,要主动思考和回应。
2.能定大目标最好,不行先来“一个亿”。

本来这篇文章想写思考的重要性,结果写着写着又歪楼了,匆忙结尾。不过有些东西写着写着就会慢慢清晰了,多多笔耕,总有收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们并不擅长同时处理多件事情,而是像计算机一样擅长切换多个任务。 人类的短期记忆是有限的。 视觉负荷(体力)所消耗...
    4t0m2阅读 3,892评论 2 10
  • 因为是在星湖电影院-一个比较古老的地方看的,旁边可能会有一些古老的玩意儿,所以看完试着走走看看有没有甜品店,果然有...
    RaigorES阅读 4,671评论 0 1
  • 再唯美的时光 也抵不过 你转瞬的回眸一笑
    东方清羽阅读 4,162评论 3 2
  • 一个店面业绩的多少往往在人员方面很重要。 一天春子把我叫到了仓库说:你看CL来咱家的时间也不短...
    刘清红阅读 1,52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