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生命的礼物》读书感悟(12)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文/种花家兔子先生

马森在《八十自述》中写道:“多年的老朋友叶嘉莹教授已经八秩晋五,还没有从南开大学退休,每年暑假也飞回温哥华来开设暑期班,声音依旧洪亮,站立开讲两小时面不改色。”

01

读到这,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位教书成瘾、满脸笑容分享知识的老教授形象,渐渐的,这个形象变得清晰起来,变成了我高中时的班主任。再然后,又变成了高中同学的身影,时光流逝,他们已从当初的课桌走上了讲台,从班主任的学生,变成了班主任的同事。

还记得当初读书时,总喜欢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歌颂老师,那时并不懂得这句诗的真意。直到现在自己参加工作,自己的姐姐也成为了一名老师,才懂得生活的不易,才明白老师的辛劳。或许那些走上讲台的高中同学们,比我更加懂得班主任的辛苦,更加理解这句诗的内涵。

也是长大后才懂得,知识是唯一一样不会因为分享而变少的东西,因此所有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倾囊相授,能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站在更高的地平线上看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年少无知的我们,总是让老师的一片深情付诸东流,而当初老师教导的人生道理,如今我们自己却从生活中总结了出来。

02

脑海中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高中同学的身影,又从讲台回到了课桌,回到了那个青葱的岁月。

 那时的我们,经常在QQ空间发着文艺范、非主流的说说,用着各种高端大气却不明所以的个性签名。中午一听到下课铃声就像听到了冲锋号,争先恐后的冲向饭堂。学校举办运动会,在各个赛场都能看的班上同学的身姿。

班主任总是做一名面带微笑的旁观者。

而现在,曾经我们在操场上奔跑的背影,换成了他们的背影;曾经我们坐过的课桌,现在是属于他们的课桌;曾经我们校园里的欢声笑语,变成了他们的欢声笑语。

我们变成了面带微笑的旁观者。

不经意间,我们的青春变成了别人的青春。岁月拿走了我们的青春和冲动,换以成熟和稳重。

03

昨晚在抖音听到一首中学生唱火了的歌曲《That girl》,更有“年少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感触。

还记得当初我一直挂念那个喜欢的姑娘,总会找机会去多看她两眼。有时是课间休息,借着和同学聊天的幌子,眼神却不经意的瞟向她。有时是中午吃饭,总会选择离她不远处的桌子坐下,没吃两口就佯装环顾一下四周,如果环顾四周用了3秒,那么看她必定占了2.5秒。

但自己却迟迟没有开口,只收获了遗憾。

因此我现在和正在读书的表弟以及学校的年轻人交谈时,总会说一句:“遇到喜欢的女生,就大胆去追吧。”我不希望他们像我一样留下遗憾,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明白这“曲中意。”

有时我会想,不如回学校当一名老师吧,那样我就能一直看到曾经自己年少的身影。作为“曲中人”,向学生们讲解“曲中意。”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那一年,我们上高三; 那一年,我们校规很严; 那一年,我们关系很铁; 那一年,我们各奔了东西, 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浅语茗香阅读 4,237评论 0 4
  • 【导读】:这篇本该昨天发,但听从身体的指令也不想敷衍了事,所以今天才来总结。由于时间关系,我追剧《那年花开月正圆》...
    今生心上阅读 3,101评论 1 1
  • 今天阅读《少做一点不会死》,作者里奥 巴伯塔。从第65页到128页,共计63页。 作者在第二部分实践中,详细介绍了...
    2081梁阅读 845评论 0 2
  • 很多事情我们从来都没有去亲身经历,没有深入了解过,往往都只会看那些表面现象。做出最直观的判断。我就在三年前都还是一...
    善行无痕阅读 3,41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