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翻译
滕国是周朝一个弱小的国家,地方大概就五十里而已。而周围的齐国、楚国,都是地方千里的大国,要灭滕国,就跟踩死一只蚂蚁一样。
滕文公问孟子:“滕国是个小国,夹在齐楚两个大国之间。我的外交政策,应该怎么选边站呢?我是服侍齐国呢?还是服侍楚国呢?”
孟子回答说:“您提的问题呀,不是我的能力所能解决的。如果一定要我回答,我只有一个建议,就是深挖护城河,高筑城墙,与民共守。我们万众一心,如果有敌人打过来,全国百姓感激国君平时的恩德,就会誓死报效,就算危亡困迫,也不离去。这样上下相依,患难相保,国事就可为了。”
孟子的话太本质了,价值观太正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是这个道理,就是——不要找靠山!所以君子要独立于世,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价值,我有多大本事,就端多大饭碗,不要依附于权贵。
小国之道,比如今天的新加坡,要打仗,他谁也打不过,但他照样有强大的武装,你若要侵略我,我也能跟你战一场!而且新加坡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还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为他自己国家搞得好啊。
小国要想对入侵者有威慑力,靠什么?只有靠团结,团结又靠什么呢?靠好的政治,人人都觉得做一个滕国人是幸福的,是有尊严的,不愿意做一个齐国人或者楚国人,这国家就强了,虽小而强。这就是孟子给滕文公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