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校园已经十年了,十年里只是偶尔写点小文,曾经自己随感而写的一首小诗竟然在单位网站发表时的喜悦,抵不住现实的阻碍,能写抒情散文之类并不能在单位得到大家的认可,你所擅长的并不能适应工作的需求,因此写作的范围狭小而没有多少成就感,枯燥的工作、狭小的朋友圈使我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变得懒散、没有了追求,生活看似正常,但是却没有活力,朋友的鼓励让我觉得自己应该活出自己,丢掉那个唯唯诺诺的自己、那个担心别人笑话的自己、那个不敢大声说出内心想法的自己,那我就从现在开始,打卡记忆,为了充实自己。
1
幼时记忆中的节日是简单而纯粹的。开始的记忆中只有元旦、春节、中秋节,因为在这几个节日里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东西,也可以在新年穿上漂亮的衣服;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了劳动节、儿童节,植树节,这样的节日,我们要付出劳动,不管是去给路边的小树刷上白色的石灰水,还是要穿着整齐的服装去表演节目,总之过节也是好的,因为不用在教室里,那时的天空是蔚蓝的,泥土是芬芳的;转眼间我们当上了共青团员,每年都要去给烈士英雄扫墓,清明节我们不是踏青,而是聆听和铭记革命先辈的故事,每每此时,我总是热泪盈眶;七夕节是神话故事的演变,小时候听父辈说,七夕节那天晚上,趴在葡萄树下可以听到鹊桥相会时董永和七仙女说话,于是会和小伙伴去葡萄树下,却什么都听不到,但还是很天真的每年换棵树、换个姿势,还坚定地认为那不是大人哄小孩子玩的。
教师节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神圣的节日,小时候的愿望之一就是当一名老师,以为可以永远像小时候一样天真、活泼。高考填志愿,觉得好像就教师适合而选择了师范,但最终却没有坚持自己的选择。每年的教师节都会让我即感慨又感激,感激所有老师的教导,感慨只过了一个教师节的自己。
2
关于重阳,我以前并不是很熟悉,《射雕英雄传》里全真教祖师王重阳也仅仅只是人名而已,更何况全真道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遗蜕之所重阳宫就在我们县,所以当自己知道有重阳节之说时(高中时期)只觉得很是巧合,还以为是为了纪念王重阳而设立的节日呢!记得我们班当时也有一个叫王重阳的,我还开玩笑说他父母是不是看射雕看多了,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他出生在重阳节。王同学的名字由来才让我真正知道了重阳节的存在,但也仅仅是知道了而已,却并不清楚它真正的含义。(说起来,高中时期的同学名字都让我想起很多历史名人,比如张飞、李逵,同名同姓,我的高中同学)
其实高中时期的我也知道了情人节。不只是董永和七仙女的七夕节,还有外国的情人节,那是高二那年,懵懂的我听着后排同学说起他们在西安和同学游玩的情景,男男女女的同学却只有一朵玫瑰花,玩笑着说当时不知道给谁,那天刚好情人节。
3
我并不太关注节日,那时候听说了圣诞节,也仅是在英语课上感受。转眼上了大学,天南海北的同学相聚在一起,一起学习,一起生活,节日变得丰富起来,大家相互之间交流着家乡的节日习俗,听着很是新鲜,却由于交通不发达而不能去现场感受。因而到现在我还在为我的大学生活而感到遗憾,遗憾自己当时没有勇气出去多走走。对我而言,大学生活是简单而淳朴的,那时没有智能手机,宿舍没有网络,信息传输不发达,约个朋友还得打宿舍固定电话,而节日就成了我们相约的最完美的时间,大家能一起去做想做的事情,去附近想去的地方,去见想见的朋友,那时的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北校区,青山绿水,风景优美。
4
工作了,节日成了给家人朋友打电话发消息最多的日子,问一句好,报一声平安,了解一下近况。而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朋友圈的发达,很多节日也被大家所了解,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节日里有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外国引进的,还有一些节日我甚至并不清楚源自哪里,什么时候发起的,只是在朋友圈中大家的善意提醒(比如父亲、母亲节)当中了解到,但还是很虔诚的给父母打个电话,不自然的说声节日快乐,父母总是一句话“这是个啥节”。微信发达了,节日不再新鲜,忙碌的工作使我们忘记了节日,但是朋友圈天天在过节,只要打开朋友圈,想忘掉也挺难!
昨天是重阳节,就想着以重阳来作为打卡的开始,总有久久的意思,其实并没有想好怎么写重阳,而重阳的节日意义还专门找度娘了解了一下,还是觉得没有底,写着写着却成了节日感慨了。
感觉有些乱,后期争取越写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