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可表现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姿势不稳及非运动症状等等,并随着疾病发展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帕金森患者具有以上临床特点,所以在新冠疫情这个特殊时期,可能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但帕金森病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多数行动不便,而且经常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得了新冠恢复起来更加困难,因此首先还是以预防为主:
1、减少外出,以及不必要的就医风险。帕金森病多为老年,抵抗力相对较低,外出可能会增加感染新冠风险。
2、勤洗手、戴口罩。帕金森病人及陪护人员都需要勤洗手、戴口罩,而且建议一到两人固定陪护,避免交叉感染。避免亲朋来探访。
3、居家运动。疫情期间,帕金森病患者虽然居家但建议仍需“动起来”,不过运动幅度不易过大,以免跌倒摔伤,还有要注意安全。
4、营养均衡,以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主。多喝水,多吃蔬果,饮食均衡,优化饮食结构,可提高免疫力。
5、坚持用药。新冠感染后,轻症患者可能嗓子疼,吃不下东西,喝不下水;重症患者可能需要气管插管,这些都会影响到帕金森药物的服用。患者和照料者可能会认为帕金森病是个慢性病,少吃几天药没关系。事实上这是不行的,药物一定要按照原有剂量和时间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调药。如果因为咽痛难以下咽,可以考虑用冰块舒缓咽喉部,再服用药物。如果确实无法进食,建议咨询专科医生,是否可以用非口服剂型暂时替代过渡。
6、心理健康。目前的奥密克戎毒株,虽然致病力减弱,但传染性极强,现在看来大多数人很难避免感染,再加上许多帕金森患者可能本身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对会患上新冠的担忧会加重这种消极情绪,进而甚至加重帕金森病。事实上,如果帕友们真的感染上新冠病毒,大部分患者也都是可以痊愈的。所以家属要多陪伴患者,让他们放松自身,并改变患者对新冠病毒的认知,减轻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不过,对于80岁以上、合并基础疾病且未接种新冠疫苗的高危人群要高度重视,因为这些高危人群感染后出现重症的几率明显增高。
总之,新冠病毒阳性并不可怕,出现很明显的新冠感染症状后,帕友可先自行观察及监测,均衡饮食,注意房间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必要时给予一些退热药物对症治疗,不必过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