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在小学生时代曾经写过,不过是报报流水账,说白了,自己从来没有对写作有过兴趣,只是纯粹的交差。现在已然没有了作业的压力,但却爱上了写作,爱上了这个每天都需要用时间去填补的空白。由于每天的日记是从早上开启,姑且称为晨间日记,以下简称晨记。
我的晨记也是经历了百般蹂躏后,终于成为了我日常不可缺少的好伙伴。时常想起,时常惦记。在这半年内晨记的改变,也是我思维转变发展的提升。没有所谓的最好的,只有最适合当下那个自己。我的晨间日记从最小的微习惯开始建立,一共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我内心强烈波动后的产物。
第一阶段:梳理
最早开始的晨间是变形版的日记,只有三只青蛙的记录。每天早上会把这一天内最重要的事件提取出来。要事第一原则,能帮助自己抛开一切会干扰自己目标达成的事件。关注手里重要的事,自下而上的完成目标。那时我的关注点只有工作、休闲,谈不上有什么周目标,月计划,但会有年度的规划。
那时候的我,有个感觉是:“上班做别人的工作,下班完成自己的事”。自从有了三只青蛙(重要的事)的记录以后,我在做每一件事,都会去考虑这件事是不是应该由我来负责,有没有资源可以协调处理。每一件事碰到青蛙后的自然退却,也成就了我不再加班的目标。
第一个版本的晨记,虽然是最简单的形式,一天也只在早上进行记录,但已经对我的一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也由以前救火处理紧急的事件,慢慢变成了能把重心移到了重要不紧急的事件中。提升了自已的原有目标和要求,做更多未来发展的规划。
晨记的内容也在潜移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一天下来,其实有很多事想找人说,但又无人可说,借着日记抒发一下感想。因此在微信小程序的打卡中,也就自然形成了最初的反思。或许根本称不上反思,只是情感的抒发。但慢慢写了会发现自己,每天的感觉并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需要有个避风的港湾。
第二阶段:计划总结、情绪整理
这就引出一个新软件的使用——“印象笔记”。18年09月23日是我第一次带有感情色彩的进入印象笔记,也是我第一篇处女座印象笔记的产生。没有绚丽的格式,只记录了睡眠时间,聊聊的三段,却是开启了我真正意义上的晨记。
让我有目标前进的,却是从两天以后模板的更新。有阶段性月规划,有日目标,有记录有反思有总结,这才能算得上一个真正的日记模板。每天看一次目标,就让自己有了前进一点的可能。模板中所有的内容都在变化,而不变的短期目标将长时间伴随着晨记,一字不改的盯着自己完成目标。
正式晨记模板的生成,能将短期目标慢慢变成现实。通过反思,每天的青蛙达标率能逐步升高。晨记的频率还是保持在一日一记,但加入了昨日工作和生活内容反思,记录+感情的写入,使反思慢慢趋于完整性。
第三阶段:幸福充实的一天从晨记开始
从有正式的晨记模板开始,写日记就变得轻松。有事就往里面记一下,疏解一下情绪。可慢慢地发现别人的晨记模板不一样,把事件记录和反思分开,另外还有了小确幸。确实,事件和感情放在一起,不容易清晰的看出做了哪些事,不是每件事都会有感而发的记录。而生活是为了找到平衡,找到乐趣,小确幸的补充都让自己体会到生活的点滴快乐,从小到一个陌生人的早安问好。
把原先的昨日工作和生活内容反思划分成了三大部分:事务清单、小确幸及反思和改进。不是每一天都要把这些内容填全,而是让自己习惯于这种模式的思考。晨记也从一日一记,改成一日两记。从早上创建当日的晨记模板,改成了晚上创建第二天的晨记模板,并写下昨天工作和生活内容的反思。
这种晨记模板的优势是让自己慢慢形成一日多省的雏形,通过计划、排程、觉察快乐、反思,让自己感受到一天的充实,从幸福中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情绪的提升,能带动动力的提升,更愿意更主动的去做一些事。
第四阶段:融合目标管理、计划安排、分类记录、情绪管理、行为管理、挖掘自身潜能
事情越多越无法将所有事情都记录下,所以最好的方式不是回忆,而是当场记录。把昨天工作和生活内容反思改成今日的今日工作清单与反思。每天早上创建新的晨记,规划今日工作安排后。随时发生事件,用碎片时间记录进晨记中。一天下来,最有意义的就是看自己记录下的大大小小的事,分析其重要性和紧急性,是否可以有其它的方式处理等。
在对自己越来越多的要求下,注意平衡发展才是关键。从原先的阶段性月目标再细划分周目标,每周的目标一般在周一或是周日时确定。再从周目标按八大关注往下排程,注意劳逸结合,注意时间效率。而每天的最重要的事,毫无疑问的会围绕着周目标进行执行。方便进行目标的对应和周检视的生成,事件的记录也改成了以八大关注为分类下的记录。
看着自己一天天过完后,在周目标上的打勾和划线,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是自己给自己的要求,这是阶段性目标或者是年度梦想板达到的节奏。看着每周的脚印在每一天执着的跟随,有产出的收获。这种喜悦是认识自己,发现自身潜能的快乐感。
第五阶段:未来改进规划
第五个阶段是对未来的改进规划,现在每周有家庭会议的记录,针对每个人都有周目标的规划,有很多的亲子践行打卡日记,还有自己写的晨记,为了更高效的管理日记,可以将这三者内容有机的整合。这些事都要做,对个人、家庭都非常有意义。但我们需要提高日记效率,一次完成所有日记的记录。
日记不是给别人看,所以不要去用虚伪的话和自己说,交流的是内心灵魂的真实感觉。如果没有日记,无法触发自己去思考去回忆。思考能净化内心,反思能客观评判事件,暗示自己下一步的处理方式。
晨记不需要记很多,不需要面面俱到,最主要的是坚持。每次坚持3分钟,比每天用30分钟记录要好很多。但这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培养记晨记的习惯,到培养反思的习惯,到培养随手记的习惯,到培养一日多省的习惯。按自己的节奏慢慢来,做一份适合自己长期坚持的晨间模板。
我的晨间日记的改动并不只有五次,但这五次确实是里程碑式的改变,让我获益良多。在这五个阶段中没有所谓的好与不好,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无法满足自身需求的调整。
成功人士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不要觉得忙就不写,这是让自己脱胎换骨的根本。从思想上去认识自我的价值,是情绪管理的基础,习惯于反思和改进,那所有的事都不那么困难。思维改变的一部分来自于反思,而反思来自于每天高频率的日记记录。让日记走进我们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