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先生的《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我于昨晚合上了尾页。曾记得初中时,一遇到散文,语文老师便总会说上这么一句:“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如今,自己读散文时,便真真体会到了这“神”为何物?
梁先生此书为多篇散文集成。忆学、忆俗、忆人、忆食、忆事,就连家中的黑猫、白猫也各有一篇锦绣文章。书内的文章大有白话文时期的风采,或戏谑幽默,或讽刺针砭,或优雅温和。有耿直之言,也有婉贤之语。文字描写之细腻,让你隔着时空之门也能体会一把他那时期的生活、情调。梁先生忆年俗,你便置身于“厂甸”拥挤了一把,似乎也随其在除夕夜吃着包着糖果的“香饽饽”;他忆小学,你似乎也能跟着文章里的国文老师摇头晃脑的念着“击鼓其镗,踊跃用兵”,也想跟着音乐老师高唱一曲《春之花》。他若说吃,你可千万别选着入睡前看这一部分,我至今还记着炰烤刷、酸梅糕、蜜饯儿、锅塌豆腐、烤鸭……呢!即便是普通的豆浆油条都想去那时的北平尝一尝,不知现在的北京还有没有梁先生所说的这些美味,即便是有,不知是否能如书中所描绘的那般让人意犹味尽?若日后去北京,我这吃货怕是要去寻访一番这“中国吃”、尝一尝这味与情的!
我非流浪之人,也能知他思乡情切。行文字间,他记得太细、太深。他说:“越是小时候的事情,越是记得清楚。”我有同感,也常忆小时之事,然我不似他那般清楚明了。我们这廿三、廿四的年纪多是抱着大好的青春叹时光飞逝罢了。梁先生他忆的虽是小时候,但小时候他还未离乡,也未曾想过要“流浪”。远在他乡,实是“越是故乡的事情,越是记得清楚。”
梁先生思故乡思得深沉,爱得也深沉。书中有一部分的文章的标题名为“针砭时弊――爱之深时,便有恨之切处”。这部分写的是旧时的一些社会现象,如:鸦片、垃圾、暴发户、“旁若无人”、“幸灾乐祸”、“废话”等。这些文章写得深刻,讽得传神。因受过这么些年的教育,我自认为自己是文明人,而文中所写的部分现象,却照进了我的现实里,我这脸也羞得发烫。文中所指出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至今存在。梁先生,写这些本意并非是为了扬“家丑”,他依然存着希望。
借用林语堂先生《吾国与吾民》中的一段话:“我可以坦诚相见,因为我与这些爱国者不同,我并不为我的国家感到惭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烦都公之于世,因为我没有失去希望。中国比她那些小小的爱国者要伟大得多,所以不需要他们来涂脂抹粉。她会再一次恢复平稳,她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梁先生,只是不希望让别国人拿着“鞭子”打在国人的身上而已。现如今,这鞭子仍然存在,多见于海外的媒体。
梁实秋之女梁文茜说过:“人不管流浪到多远,对于故乡的感情是永远割不断的。”梁实秋因战乱,一生中很多时光都在流浪中度过。是流浪的中国人中的典型代表。人虽流浪,但感情永远扎根在中国。梁先生,这本书由多篇散文构成,但每篇文章的“神”都是对故乡的眷恋。
我不愿去流浪,只怕我没梁先生那么坚强。
读这本书,我还有一个羞愧之处。这本书里,有许多字不认识,有许多话不知其意,只能依靠手机搜索。若真能穿越,我只怕是胸无点墨的人了。
这本书的读后感,并未完全谈及完整。有感良多,至此却不知如何行文了。可见肚子里的墨水实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