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词:地球上的其他物种正在加速持续减少,只有人类是持续在增多。
以下是有关一头搁浅鲸鱼的新闻报道内容:
● 3月12日上午,有渔民在深圳东部海域发现一头被渔网缠绕的抹香鲸,深圳大鹏新区的渔政部门展开了紧急救援。当天12时20分,受困鲸鱼成功摆脱渔网,并游向惠州海域。
● 3月13日上午10时,救援人员在深圳廖哥角海域再次发现有搁浅危险的抹香鲸,深圳与惠州两市渔政部门继续联合施救。
● 3月14日上午,来自香港海洋公园的工作组,中科院深海研究所以及珠江口白海豚保护区、汕头大学等有关专家将赶往现场接力援救。
● 3月14日下午,专家称奇迹出现的可能性很低,将对鲸鱼采取自然死亡的处理方案。14日晚22:00,据前方救援人员信息,一整天几乎没有挪动地方的抹香鲸在潮水的带动下又游了200多米。
● 3月15日上午,专家确认抹香鲸已经死亡。
● 3月16日上午,解剖抹香鲸的过程中,发现还有一条抹香鲸胎儿。长约2米。重110.5公斤。经测量,母鲸长10.78米、重14.18吨。致死原因仍不明了。
以上就是一条鲸鱼的尾声。或许我们再见到它时,就是一件标本了。
然后在媒体出现了这张图片。那头垂垂待死的鲸鱼像一个孤岛一样孤立无援。
抹香鲸广泛分布在全世界不结冰的海域,而且具备很好的潜水能力,最深潜水可达2200米。一次潜水的时间可长达2小时之久。所以在平常外海及洋面上极少见到。
针对搁浅的鲸鱼,帮助其返回大海人类基本上是无能为力,首先是鲸鱼实在太大了。庞大的身体单凭人力是难以移动的。另外被人发现的搁浅鲸鱼基本上体力不足,即便有合适的潮汐,它也无力再游回深海。
搁浅的鲸鱼还会面临一个现实,就是裸露在外的皮肤无法适应日照和干燥,即便是我们认为阴沉的天气里,太阳光依然会对长时间裸露鲸鱼的皮肤造成灼伤,类似于人类皮肤的烧伤而剥离脱落。在没有足够浮力的情况下,鲸鱼的内脏也因没有浮力的支撑而造成脏器的衰竭。最后窒息死亡。搁浅鲸鱼的死亡过程之所以漫长,还是在于它的体格。
在近距离观察一头鲸鱼时,我们会注意到鲸鱼的皮肤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光滑,在鲸鱼的皮肤上可能布满了浮游生物,也同时伤痕累累。有些伤痕是因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例如螺旋桨和渔网。
每一头迄今仍在大洋中游弋的鲸鱼,不是海洋中的霸主。相反它的成长之路上布满凶险。除了物种间的竞争之外,更多的危险来自人类活动。只是我们对此了解的过于少了。对于海洋,我们知道的内容远远少于我们对于陆地的认识。
有参与救援的兽医人员这样描述搁浅鲸鱼的死亡过程:“在沙滩上见到一头鲸,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感受。你看到它在动,在呼吸,看到它淹没在水中时不能见到的全貌。你看到它的肌肉在几十厘米的鲸脂下抽动。你还常常能看到它遭受折磨的明显证据:螺旋桨的划痕,渔网纠缠的伤口,沉重的呼吸,巨大的皮肤水泡,消瘦的身躯,还有腐食动物留下的伤害……海鸥根本不会等它到死。”
这基本上就是一头美丽的鲸鱼如何死亡的见证。不过我们仍然乐观的认为在辽阔的海洋中,鲸鱼仍然足够多。不过这一乐观好像不是那么确定。
让人汗颜的是,即便我们拥有鲸鱼无法想象的技术和能力,我们还是不能不损伤地救助一头搁浅的鲸鱼。这或许才是这条新闻给予我们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