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感觉》
第六章 证据是什么?
- 人们易于记住自己的观点,而容易忘记获得这些观点的过程。我们很容易跟人交流意见与观点,但是很少陈述获得这些观点的证据。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观点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证据来支持。
- 批判性思考者在形成观点之前,会养成检查证据质量和数量的习惯。证据的种类包括个人经验、未公开的传说、公开的报道、目击者证言、名人证言、专家意见、实验、统计资料、调查、正规观察和研究评述。
- 个人经验对我们影响很大,因为我们经历过,所以显得更真实、更富有意义。我们容易把个人经验的独特性推广到普遍性。对于个人经验,要问:这事是典型或独特的吗?其支持结论的数量和种类是充分的吗?
- 医生对曾经诊治过的病例印象更加深刻,以致于容易去“套用”过去的经验。比如,“我以前见过一个病例……”每当这个时候,需要提醒自己,这个案例是独特的吗?它的诊治经验能推广到其他情况吗?
- 未公开的传说就是通常说的流言蜚语或小道消息,这一些证据最大的问题在于很难被证实。在传播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事实扭曲。对于这类证据,要问故事源自何处,如何能够证实所听到的版本是准确的。
- 哪怕是公开的报道,事实与观点经常混杂在一起。在非学术作品中,引证可能是非正式的、零碎的、不可靠的甚至不引证,有必要仔细阅读与甄别。
- 在疫情期间就有各种“消息”满天飞,很多时候只需要简单的想一想,那些谣言就不攻自破。比如,有朋友发给我一篇报道,说罗马尼亚新冠肺炎病死率低得益于齐奥塞斯库时期强制接种的“卡介苗”。先不说接种卡介苗对降低病死率有没有用还在研究中,尚无结论。稍微一想咱们中国人人都接种卡介苗,病死率低吗?再多查一下就知道,罗马尼亚病死率低吗?四千病例,病死率接近4%。在全球排名前五十。再看这报道就心里有数了。
- 目击者证言通常是最可靠的证据类型。但是因为外部环境影响或者目击者本身因素以及记忆长短等各种原因,有时也会发现目击者证言存在严重的缺陷。比如《十二公民》中各位目击者的证词就经不起推敲。他们未必是刻意隐瞒扭曲,而是受环境与外部关注影响,无意识地夸大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 在产品或服务的推荐证言中,名人可能是接受付费去读有关他们了解很少或者一无所知的产品信息。面对喜欢的名人,人们会天然多一些好感与信赖,但这个时候谨慎的人还是应该去询问一下:名人是收了费的发言人吗?名人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任何支持依据了吗?如果只是单纯的给出观点,没有多少依据,那这些断言就需要打折扣。依据这一点可以再去看看各大网红直播带货,是有据可循负责任呢,还是撒娇卖萌割韭菜。
- 今天的学者一般专长于某一个学科的某个狭隘方面,全知专家已经不可见了。面对专家意见,也需要很谨慎,评价专家观点时,要问这位专家对正在讨论的问题有具体的专业知识吗?是否通过引证当今研究成果来支持他的观点?这位专家收了费吗?收费可能会影响他的客观性。其他权威是否同意该专家意见?
- 实验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能够控制条件,更准确的找到因果关联,但它是人为干预下进行的。现场实验,在自然条件下发展,但实验对象更容易受各种情况影响,不太容易找出因果。对于实验结论,要问是否可重复。
- 统计资料是量化的信息,看上去似乎更可信。但统计数字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复杂信息的总结。评价统计信息时要问统计资料来源是什么?可靠吗?它是如何被造出来的?
- 调查一般通过接触某个群体中有代表性的样本来获得数据。样本的获得需要是随机的,系统的或分层的。面对调查结论要问:样本具有代表性吗?调查问题是清晰明了无歧义的吗?没回复的调查者与回复调查者有什么不同?调查结论是否被其他调查所确认?
- 正规观察包括独立观察与参与性观察,这一类评价要问:观察者在场有没有可能改变被观察者的行为。结论是否过度概括?这一方面大家都有体验,哪怕是拍照,面对摄像头,你腰背挺得都更直一些。当人们知道自己处于被观察下,行为就会不一样。
- 研究述评是把许多的研究进行总结,比较。面对研究评述时要问:评论者的结论看起来合理吗?是否遗漏了任何相关的研究?
- 一个问题适合以上各种证据:这个证据与正在考虑的议题有关联吗?如果没有关联,就不值得考虑。
- 我们通常将倾向于某一个方面的这种倾向性称之为偏见。我们不可能消除偏见,但可以识别并控制它们,以便我们能公正的评价证据,从而发现真理。
- 当没有充分理由去怀疑,没有争议的根据时,就存在确定性。如果达不到确定性,而对议题的某个观点已经显出可能性的强度,那证据就是充分的。在所有其他情况下必须认为证据是不充分的。克制是批判性思考者的一个重要特征。
读经典,解决人生难题。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DoctorCC
敬畏之心,事上琢磨。
切身体察,举一反三。
爱读书,也爱治病;
既医身,也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