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全史这本大部头,必须以安静的心来读,才能读到重点,品出味道。
昨晚,我在书房里读了“西周的兴亡”这一章节,“周公还政成王”寥寥数字引起我的兴趣,放下大部头,百度相关资料后,才知晓了“周公摄政”这个非常有名的典故。
牧野之战,周军全胜,纣被迫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进入商都,分商的畿内为邶、都、卫三国,把邶国封给纣的儿子禄父(即武庚),鄘国、卫国则分别由武王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分别管理,合称“三监”。
在这里,我认为武王还是很有谋略的。之所以将纣的儿子禄父置于殷墟,除了可以扬名后世,还有更实际的作用。商朝虽然已灭亡,但其老百姓还在,他们也都明白周人原先就是一个西边的部落。因此,要让周人来统治殷商遗民,那简直难如登天。于是,周武王让禄父继续留在殷墟,只是将其爵位降为诸侯。当然,武王也放心不下,于是派自己的弟弟们进行监督。
商建周后的第三年,天下还没有稳定,武王突然病重,想传位于周公,周公哭诉不受,并向上天和先祖祈祷,愿以自身替武王而死,史官将此记录下来,藏于金藤。
之后不久,武王因病情再度恶化而离世。根据武王临终遗嘱,年仅13岁的太子姬诵即位,被称为“成王”,排行老四的周公摄政辅佐。
周公总结夏商灭亡的教训,认为根本原因是道德缺失,他反复书写“德”字,并阐释其含义,提出敬德保民的理念,并吐哺握发,日理万机,精心向成王传授六艺,无微不至地关照其衣食起居。
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鲜和蔡叔度,不服周公摄政,散布谣言:“姬旦将取代天子不利于幼主”,并写在竹简上,到处抛撒,并暗中勾结殷侯武庚叛周。
成王毕竟年少幼稚,他相信了流言,十分担心周公等到时机成熟,就会把自己一脚踢开,因此,他就整天板着脸,与周公采取不合作态度。
周公还一度受到姜子牙、召公姬奭等老臣的怀疑,处境极为尴尬,新生的西周王朝危在旦夕。
在这种情形下,周公决定出走外地,侦察“三监”的真实动向。周公离开镐京后不久,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房倒屋塌,树木连根拔起,庄稼成片倒伏,从王室到百姓无不惊恐万状。
此时,成王命史官打开金藤,发现了在武王病重期间周公祈祷祖先、愿替武王而死的记载,成王阅后幡然醒悟,决定请回周公。周公回朝后,狂风反向大作,倾倒的树木、庄稼又直立而起。
公元前1043年,周公重新摄政后,仔细权衡了形势,决定亲率大军开始东征,此后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战争,在损失大量的军力财力后,周公最终平定了叛乱,武庚、管叔被杀,罪过较轻的蔡叔被流放。
周公摄政七年,忠心辅佐成王,安邦治国,西周稳定,待成王长大成人,周公就主动还政于成王。
此后,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坐镇洛邑处理国事。周公夫人先他而亡,他怀着亡妻的伤痛,以太宰之名份,恪守职守,继续制定国典,制礼作乐,整理典籍,完善周易。
数年后,周公积劳成疾而亡,举国痛悼,成王以天子之礼安葬周公并亲自牵棺服丧,悲壮情景感天动地。
周礼的基本框架是一整套亲其所亲,尊其所尊,严格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影响深远,成为历朝历代沿袭的主要方式,一直延续了近三千年,成为中国社会能够长期稳定的一个重要制度。
周公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将贵族分成不同的等级,实行等级爵位制。周礼讲究尚德、尊尊、亲亲、敬老、慈幼,也成为对后世颇有影响的伦理道德规范。
周礼的诞生是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使整个社会从尊神尚鬼、迷信巫术走向礼治、德治。与礼相伴的是乐,乐由中出,礼由外作,礼讲稳定,乐讲和谐,两者相辅相成,周公制礼作乐,旨在使中国社会不仅长期稳定而且充满和谐之美,华夏文明由此进入以礼乐文明为代表符号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