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收拾书架的时候盯着一本书脊发呆半天,明明有印象读过其中内容,却半天没有想起分毫,气得我直想掀翻书架,从此不再读书,静心一想,还是翻开了另外几本书,里面将的内容是,如何读书。
1
以前读书的状态是,拿起一本书,有时觉得很难读,就放回去了,那些不错的书,就囫囵地匆匆看完,合上放回书架,到某一个时间点,或许几个月,也可能几年之后,再去看书架上的书脊,能想起其中主要内容已经算是成效颇丰了,至于有的书,干脆就和没读过一般。
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觉得看书无用,甚至发誓不再买书,不过当然逃不过“真香定律”,谁让现在电商那么鬼精,每次活动都能给你一种占便宜的错觉,再加上一份这本书我该读的自我暗示,怎么忍得住按下购买按钮的手。
所以,书架上的书越堆越多,看着它们,仿佛就看到了自己一天天欠下的债,并且妄图在一两天之内就将它们还清,但显而易见,这一切的可能性完全为零。
现在信息发达,可以轻易地从各种渠道了解到别人看书的状态,不知道是自然如此还是选择的结果,别人的 状态总是从书中获取很多,各种形式的分享中看或听到别人对你刚看过的某一本书侃侃而谈,难免心生怀疑。
都是同一本书,为什么别人和我从中获取到的内容天壤之别。
于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加上最近越来越功利的心境,我就开始把一些关于读书方法论的书籍列入我的书单里。
2
其实读书的选择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个时期自己的心境,从学校毕业之后,我看书的状态就不再是去学习某种知识,而只作为一种爱好,而所有的学习都是通过其它途径完成,这样的心态也就造就了这几年我都难以从书中获取到任何知识。
之前这种状态对我来说无可厚非,甚至值得延续,但最近这些日子我的状态发生了一些变化,随之而来的,自己的心境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于是在看书选择上也有相应地体现,当然,变化是一种自然的体现,所以我暂时不对自己这种变化的好坏做出评价 ,只是在这里记述一下变化的内容。
于是,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我最近看书的方向转向功利,这里的功利指的是希望能够马上学以致用,前段时间我发了个微博,说“最近看书的重点是方法论”,也是将“马上学以致用”作为接下来看书的一个基调了。
如果希望从读书里面获取知识,并且认为自己不善读书,第一件事情当然是学习一点关于读书的方法了,不然直接去读其他的书,有太大概率会事倍功半了,我毕竟是一个理科生,对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之间的四倍关系还能算得一清二楚。
于是我的书单里多了几本关于读书方法的书,比如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深阅读,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读书和快速阅读术,并就此写了几篇读书笔记。
兜兜转转一圈下来,看到的方法论几乎都在把握重点,记笔记和对重点内容把握这几者之间来回转圈,比如我现在立刻能想起来关于流水式阅读里所讲到的“一行采集,一行精华和一行评论”,“葱鲔火锅式笔记法”里面的摘抄和评论交替写在笔记上的方式等,具体内容其中都有详细记录,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其实每本书中内容差异不大,着重所诉不过“选书”,“读书”,“笔记”,“回顾”几个部分,有的书可能会多一点其它内容,看一圈下来,也是受益匪浅,对于其中相悖的地方,就只能说每个人读书方式不同了。
3
方法看了很多,到最后学以致用阶段还是看自己是否执行。
我承认,这些方法中的大多数都被我以太麻烦或者没必要否决了,唯一算是坚持了的也只剩下读书笔记这个东西了,但是我并不为此而感到说看这些书没有意义。
读书这件事情其实是很私人的,在开始的时候借助他人方式当然可以快速入门,也很契合我最近看这些书的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量的增大,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我们有太多机会能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阅读方式,我想这也是阅读这类书籍后对自己一个最好的交代。
阅读这些书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另一个点就是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我对别人的付出严重低估,却对自己的付出过分高估。
比如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过目就忘,特别是看到别人有所感悟,并且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心得时,这种感觉特别强烈。
现在我才发现,正是那一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别人有了这份体会,我有的可能是别的感想,而将没有任意一个别人的感想作为评价自己是否过目就忘,这个标准太苛刻了一点。
那可能只有不是过目不忘,就是过目就忘。
对自己阅读多一分宽容,一本书哪怕只有一句感想,这书就不算白读,带着这份心境,才有可能做得到快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