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世界,干什么事情都可以组团,身边有人陪着总是好的,干起事来也会事半功倍。但是,万万没想到,语文老师竟然会让我们......组团写作文!开什么玩笑,写作文还能组团?这是要颠覆我的世界观的节奏吗?
首先还得从那一节语文课说起——
语文老师让我们拿出周末搜集的,为这一单元的习作准备的资料。是的,你没听错,就是资料,由于题目太高深,搜资料有利于写作文,老师就让我们回去搜集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说今天来写作文。
写作文就写作文,谁怕谁!同学们个个撸起袖子,准备应战。但是,老师后面的一句话震惊了众人:“这次的作文,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合作?怎么合作?”有同学不禁疑惑地问。
老师开始点人:“你,你,你,你们几个一组;你和他们一组,你就和......”
分配完毕,开始互相换座位,同一个小组的人都坐到了一起,班里简直是乱了套。
“好,就这样,你们共同写一篇作文,我们来进行小组之间的评比。”老师满意地点点头,示意我们开始写作文。
“额......”我和一个男生面面相觎,沉默着。
这该怎么写?原来准备好的思路彻底被打乱,现在不仅要考虑我自己,还要把他的风格融合进去......谁来救救我?
“要不这样,我把开头结尾写好,你写重点段落。”我出了一个主意。
他点点头:“行,那题目写什么?”
这个问题倒给我难住了:“容我想想......嗯,不如等作文写好再写题目吧,这样就不用担心会偏题了。”
“哦。”他还是点点头,“开始写吧。”
气氛有点尴尬啊,管他呢,先写了起再说。我尽量用委婉、精妙、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这种东西我最拿手,一会儿就搞定了。
剩下的东西,只有等他写好这一段落再决定了。我开始看他的文字,总觉得有点太过拘谨了,总是按老师的套子钻。我灵机一动,大笔一挥,添上了几个词语,把语言白话:“我觉得可以这样修改......”
他很认真地在听,时不时提出不同意见,我们俩手舞足蹈地比划了一阵,终于达成了共识。他誊抄,我在旁边写过渡段和文章大体。零零散散的语言像一块布料,需要细细裁剪、缝合,才能让人穿着舒服,看着高兴。
他是剪刀,为文章添加男孩子独有的豪放,我是绣花针,将他的语言和我的缝合在一起。缝合的丝线就是那些承上启下的语句。
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衣服”的雏形完成了。该“绣”上“花边”了。我在词库里搜罗了一遍,也没想出什么好题目来。
眼睛一瞟:徽州建筑有着独到的韵味。
“韵味,韵味......有了!题目就叫——徽韵之居!”我大笔一挥,在文章最上面写下题目。
他思考了一会儿:“‘徽韵之居’吗?不错,有个性!”
就这么愉快地结束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展现在我的面前。第一次发现,原来和别人合作写作文这么有意思,这样的语言,是我的,又好像不属于我,我喜欢这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