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的素养培养

        语文学科主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但其学习材料在内容上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可能涉及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也关乎个人的经验、认识、情感、价值选择,还与社会规范、文化传承、意识形态相关。

      无论是人文情怀、审美情趣还是科学精神,无论是信息意识还是健康生活,无论是责任担当还是劳动意识、问题解决……当学生围绕这些内容主题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时,他们就在了解相关的事实、感受相关的情感、领悟相关的道理,进而丰富自己的见识、深化理解、提升自我精神品质。

      因此,语文课堂活动设计应该围绕以上原则进行全局设计,重点把握,力求通过语文课堂训练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深刻性。

      1.敏捷性的兼顾,我校推行的落实意识,在语文学科阅读中可以得到应用。常考题型必须让学生了然于胸,这样阅读的时候,带着问题阅读,答完之后老师提问考点是什么,变式怎么变,以此不断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阅读,又注意考点知识的把握,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2.深刻性的落实。问题驱动法的设计尤为重要。无论是对某个环节的设计,还是对提问方式的设计,都能够体现教育者的水平,我们只有不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思考,才能不断加深其思想的锤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