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心交友 素心做人

范仲淹在泰州当官的时候,结识了当时年仅20岁的富弼。初次见面范仲淹就为富弼的才华所折服,对他大为欣赏,认为他有王佐之才,并借机把他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宰相晏殊,还替他做媒,让他做了晏殊的女婿。

几年以后山东一带多有兵变,有些州县的长官为了明哲保身,不仅不抵抗乱兵侵扰,还开门延纳,送礼讨好。

后来病变被镇压,朝廷派人追究这些州县长官的责任。

富弼得知此事后,便生气地说:“这些人都应该被判死刑,否则的话就没有人再提倡正义了。”

范仲淹对这件事的态度却迥异于富弼,他说:“这些官吏进行抵抗的话,又没有兵力,只是让百姓白白受苦罢了,他们这种做法,大概是为了保护百姓采取的权宜之计。”

两人意见不同,争执起来。

有人对富弼说:“你也太过分了,你难道忘记范先生对你的大恩大德了吗?你考中进士后,皇帝就下诏求贤,要亲自考试天下的士人。范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马上派人把你追回来,还给你准备好了书房和书籍,让你安心温习考试。如果不是范先生的义举,你岂能被皇帝赏识,谋得今天的成就地位?”

富弼回答说:“我和范先生交往是君子之交,范先生举荐我,并不是因为我的观点始终和他一样,而是因为我遇到事情都有自己的主张。我怎么能为了报答他举荐我的恩情,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呢?”

范仲淹听说这件事后,欣喜地说:“我果然没有看错富弼。恩情是一回事,主见又是另一回事。富弼时刻都懂得不因其中的任何一方面而让另一方面贬值。这就是我欣赏他的原因之一。”

范仲淹和富弼的这件事情很好地诠释了“侠心交友,素心做人”这句话。

“侠”在交友的过程中,强调放下自我,为朋友赴险难,同大家共享安福。

而“素心”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它是一种朴实无华、纯净无私的心灵净地。为人处事的过程中拥有一颗素心,就要心胸坦荡、知足常乐。

如果真的把君子之交比作一湾西溪流的话,侠气让这水流不断,哪怕朋友之间意见不合,也不会分道扬镳;而素心则保证着水流的清澈,人心不坏才能澄净见底。

交流过程中,不失侠气,义字当先,不随波逐流、见利忘义,始终保持纯粹的心境,我们就不会失去珍贵的友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