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成功的秘诀:热衷教育
.对于财产经常会被抢夺的犹太人来说,有形的资产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他们认为只有知识才是任何人都无法抢夺走的无形的?
.犹太人的教育理念
犹太人会诱导孩子自发性学习,为孩子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并不断鼓励他们就好了。
犹太人不会干预子女的行为,而是会进行细致的观察,诱导孩子理解自己想要传达的意思。所以犹太人擅长自我思考、自主决定的自我主导型学习,自尊心也非常强。
犹太人认为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每个星期六是安息日,父亲会在安息日和每一个孩子单独交谈。
以色列的学校教育以色列要求国民必须在18-20岁服兵役,退役后会选择工作或者旅行。因此在上大学前,他们有3-5年的时间仔细考虑自己的人生。完全够退役后的孩子环球旅行一趟。思考人生,然后再展开选择。
在以色列你从来找不到一个安静的课堂。所有老师上课都要求大家不断讨论,甚至辩论。经常是两到三个人聚成一堆不断地辩论。他们认为辩论才是学习的最佳方法。
尤其是散布在非洲各处的非洲犹太人,他们看起来是黑人,但信奉犹太教。他们依然保持着犹太人的学习方法和热情。也是辩论式的吵闹学习。犹太人最忌讳听别人说“你们家的孩子怎么这么安静善良呢?”他们会对孩子说“有什么感兴趣的内容,一定要问老师,绝对不要犹豫。”他们会把沉默当做学习欲望不足。
高考考哲学的国家:法国
从1808年拿破仑时代开始,法国的高中生就要参加“中学毕业会考”。如果一个人在会考中合格,不管什么时候,他不必参加其他任何考试就可以申请任何地区的任何一所大学。除了一所大学“大学中的大学”之称的“大学校”。毕业会考后,学生还需要在大学校的预科班进行1-3年的考试准备。高中成绩前5%的人才能进入预科班。经过一系列过程,还是只有极少数学生能被大学校录取。大学校的毕业生掌握着法国最好的人脉,因此导致法国社会的阶层流动固化。法国的高中生放学就去咖啡馆,这是东方学生无法想象的。原来他们到咖啡馆是为了参加哲学讨论。因为法国是唯一一个在毕业会考中考哲学的国家。“可以否定非常明确的内容吗?”“可以划定正常与不正常事物之间的界限吗?”“如果没有神,那么一切都会得到允许吗?”法国的哲学课不光是背诵与哲学有关的内容,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些观念性的主题,让他们展开讨论。有一节课讨论的主题是“有与事实相反的真相吗?”哲学老师说:“我告诉学生不要停留在最初的想法中。哲学并不是局限在自己想法中的一门学问,而是要求我们超越自己的想法。所以论证比结果更重要。也就是‘你为什么会那么想’比‘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更重要。”
法国的孩子也是在课堂上讨论,但与犹太人不同的是他们很讲究礼貌和协作,而不是争论。孩子们在讨论中要表现的彬彬有礼,并注意倾听他人的观点。
美国最好的寄宿学校
菲利普斯.艾克赛特学院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寄宿学校。1781年创立。扎克伯格就毕业于这所学校。所有课程都是以讨论的方式完成。这所学校的理念是:学习的目的不是“学习什么东西”,而是“分享各自的知识”。学校的标语就是“思考!讨论!提问与分析!”东西方的一些基本差异
东方人学习为了家人,
西方人学习为了自己;
东方的水稻文化更重视努力,
西方小麦文化就不会那么努力;
赞美子女的西方人,
鞭策孩子的东方人;
与众不同的西方人,
看重融合的东方人;
背诵的东方,
提问的西方;
求诸内心的东方,
偏爱讨论的西方;
妥协的东方,
争论的西方。
交流与协作是未来的学习之道。
最后,叔本华说
天才和普通人的差别在于两者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普通人学习是将其当做自己出人头地和解决衣食住行问题的手段,而天才学习是因为他们对学问本身感兴趣——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