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读书日,各种读书的专题层出不穷,关于读书的好处确实多。就个人而言,读书是学习,读书是消遣,最终认知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曾经在地坛书市上,新华书店的某位大叔说“少吃一顿麦当劳,就能买一本能陪伴一生的书了”,确实如此,需要加一个字:是好书,而不是只是书。有人每年读几百本书,我也没有那么好的能力,也做不到。
去书店买书还好,可以先翻看,再购买,但有的时候,塑封的书阻碍了我购买的欲望。现在主要从网上购买,主要依据是根据书籍排行榜、名人推荐以及朋友推荐。事实证明,只有朋友推荐是靠谱的,书籍排行榜和名人推荐的书有的时候是不靠谱的。2017年最震撼我的一句话是“翻译的书之所以不好看,不是因为译者的英文差,而是他的中文水平不够好”。所以就目前而言图书不便宜的情况下,虽然坚持买书,但也是经过比较、翻看和斟酌以后再买的。爱读书的人,是一个认真的人。
读书不是要速度,可能是因为我的水平没那么高,换句话来说,那是我无知的感受,我想,既然一本书能够成为经典,一定有其特别的地方,要仔细的去阅读。用于学习的书要仔细阅读和实践,散文要朗读,然后体会意境,小说要进入情境的阅读,体会文字。读书要读经典才更有价值,快餐书籍宁可不读,当时读书的时候好像挺有意思,但实际上没什么深度,读完也没什么味道,有那个时间还不如面对大海去发呆。此外,读别人写的博客或短文也很好,现在有才华、有技术的人特别多,很多文章也写的特别真实、特别实用。爱读书的人,是一个会选择的人。
对于学习中的阅读,要集中阅读,举例来说,当想学习工作中的某一项知识或技能的时候,把目前市场上的较好书籍,搜索引擎所搜寻出的文字,利用一段集中的时间,集中阅读,仔细琢磨,就知识面这个层次来说,是足够了,除非以后一直从事这个领域,否则没有更多的时间学完整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了,阅读一本书,特别是技术书籍,不一定从头到尾都读完,多读基本同类的书籍,学习效果反而会更好。学习完要和他人进行沟通,至少在项目团队内与团队成员沟通,还要在工作中实际进行使用。爱读书的人,也是爱帮助别人的人。
在具体的读书策略上,有浏览目录,浏览内容,寻找感兴趣的章节,研读感兴趣的章节等多种方法,总之,既然要读书,就好好的读下去。读书要思考,犹如吃饭要消化。此外读书需要记笔记,过去写过如何记笔记以及如何分享经验,因为是你自己的书,善于利用书签、各种颜色的笔做记、使用标签纸、抄录或扫描书中好的文字内容,只要是是对阅读有好处,都可以利用。读书要有仪式感,坐卧姿势无所谓,灯光明亮很重要,至于一定要坐在书桌前,利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代表不同的含义,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别让其他的东西影响阅读的本身。爱读书的人,也是有条理的人。
相比之下,散文,小说的阅读不像专业书籍那样划重点,做记录,但阅读起来也不轻松,跟随主人公的情感,融入小说的情景,该欢笑时候欢笑,该落泪的时候落泪,所以说,爱读书的人也是情感丰富的人。
大部分的书,除了经典名著,可能在若干年以后还会再次阅读,其他的书籍,特别是技术书籍,记录了笔记和摘要以后,或技术升级或淘汰,重读的可能性很小,所以阅读过后,也要及时处理那些书籍,捐书或赠送,都是那些书的好的归宿。这个时候的极简主义生活,就是要做减法了。
还记得有一句话,读完一本书,好像也没记住什么,但记住的零星片语,就是素质,有的时候,我们做不到行千里路,但读万卷书总是可以的,同样也可以拓宽视野,有了更宽的视野,在人生道路上也会有更多的选择。总之,阅读,学以致用,总结、分享,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