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曾经是一件让我很骄傲的事情,在大二之前。
现在回过头想想,到底是什么让写文章成为一件让我乐得拿出去说的事情呢?是小学得过老师夸奖的日记,初中不按题目写依然拿满分的作文,还是高中第一次月考就被复印发给全年级看的满分作文和高考50+的作文呢?是这些东西加起来,给我自己留下了一个“文章写得不错”的印象。
所以我在大学一开始进了校刊,依旧抱着电脑做别人口中的“非自由撰稿人”。那个时候写出来的文章还是不错的,这是综合自我感觉和学姐的评价得出的结论。但是自从大二做了责任编辑,任务从写稿子变成改稿子之后,写起文章来却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了。这是一种很矛盾的感觉。一方面我有这样的自知,一方面我又不肯否认掉自己这为数不多的优点,所以跟外界说起来,还是说自己“擅长写作”。
现在想想,曾经的那些称赞是真实存在过的,是没法否认的。那,是什么让我曾经的文章写得还算出色呢?那又是什么让现在的我感觉“擅长写作”这四个字说出去有着满满的鸡肋味道呢?可能用高三数学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一句话来说还是比较恰当的:“无他,唯手熟耳。”
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就被老师要求天天都要写日记,大事小事都要记。我记得很清楚的是,有一篇日记我是这么写的:“今天放学爷爷来接我,说要去大姑家吃包子。我其实是不想去的,但是一想,呀,如果去的话就又有日记可以写了啊,所以我就去了。”不知道当时老师看到这样一句话是什么感受,但可以看出写日记对那个时候的我来说,只是一件每天都要做的差事。还记得有男同学在日记本的扉页上有感而发写下这样四句话:“日记日记,一日一记;一日不记,不叫日记。”
后来到了四五年级就学的聪明些了,家里有初中的满分作文书,于是就拿过来看,碰见好的就“摘录”到日记本里。也就是在那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的作文水平突飞猛进,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哇噻”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慢慢地flag就立起来了,台子搭得高了也不好跳下来了,还能有什么办法呢,继续好好写吧。其实到了五年级的时候,胃口就越来越大了,感觉那本作文书已经满足不了我了,就真的开始自己写东西了。到了六年级开始写议论文,并在那个时候达到了迄今为止的议论文写作巅峰。因为到了初中就看不上它了,就开始转战散文。那个时候有一本订阅的刊物对我帮助也挺大的,就是《作文与考试》,我妈在某天午睡的时候偶然看到然后给我订的。那份刊物陪伴了我整个初中,我所有现在看来多愁善感矫揉造作的脾性都是当时看那刊物里面的文章得来的。所以我带着“擅长写散文”的光环上了高中。
上了高中之后所有的文章就真真地都是原创了,有一篇让我语文老师至今印象深刻的双轨式人物传评,每次跟她吃饭她都会提到,还是满满的赞叹。
但是反观现在,我却觉得自己写的东西很流水账,尤以之前在豆瓣上记的日记为甚,不仅流水账还很破碎,很破碎很破碎的心情。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有些忍不住把“嗯”打出来,但还是忍住了。我想,应该也是时候强迫自己重新建立起一个看起来还算是有逻辑有条理的文章体系了。语言质量如何可以再打磨,但是骨架还是要先建立起来的。
所以,到底是什么让我的文章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呢?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练习跟不上了,对文字越来越生疏了。小学时候写文的频率是每天一次,初中是每周一次,高中是每月一次,大学也是每周一篇文。然而大二之后,写文章的频率大概要以年为单位了吧。为什么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呢,是因为读了S君的一句话:“一篇千字的文章在过去,我或许要一个小时以上才能完稿,而如今可以在半个小时甚至二十分钟内一气呵成。”当然看到他这句话我忽然有了一个疑问——速度提上去了,那文章的质量呢?然后又看到了他的另一句话:“除此之外,还体现在文章的长度上,从过去只能发一条百字左右的微博,到现在可以驾驭数千字的长文,这也是明显的进步。”这一点我是认同的,然后就忽然想到了现在的自己,忽然觉得有点儿可悲。
前几天我问一朋友,你连着写豆瓣日记写了多久了?他丢给我一句,“自己数去。”我当然没有无聊到去数他的天数,我只是好奇,他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坚持,或者说是持续行动,发生了什么质变没有。相对而言,我还是更喜欢另一人的文章。他的微信公众号是一周更三到四次,但我觉得,他在推送之外,也一定下了不少关于文章的功夫。
S还有一句话说得挺对的。“但是如果要对一个话题展开连续的深入思考,我的思维很容易中断。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我把大量时间花在微博、公众号以及各路社交媒体上,沉溺在时间线上的新闻资讯。以为自己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其实没想到这种碎片化的输入对于构建完整的思考体系而言,简直是致命伤害。”
初中那年,我在博客上写过这样一段话:“这是一个丑小鸭和白天鹅的故事。但跟原来不一样的是,丑小鸭最后都是会变成白天鹅的。可我,是从白天鹅又变回丑小鸭的。”现在,我也想在写文章这件事儿上,重新变回白天鹅。
那就,行动起来吧。可以就从写读书的感受开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