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后,2019的第一季又将匆匆走完。静处窗外,静雾轻散,淫雨霏霏,立足万物脚下,唯有轻嘘时间飞快。三月是春季也是抑郁季 ,情绪波动最大的月份。点点小事足以波澜激荡,喋喋不休。确实如此,每天早晨的阳光还是灰霾,每天黄昏的疲惫还是忧伤,足以思考良多。阴雨连绵,在星巴克没点摩卡,健康一点,来了杯香草牛奶,静静开始有些回忆。
关于一张退费单
那天医院总值班的中午, 客服来电话说有病人要退费,很急。退费是医院里经常的事情,很多时候是情绪的急而不是真实的急。当来到客服时,远远已看到有两个人在着急的来回走动。按以往经验,不想节外生枝就赶快结束战斗。所以二话没问,在发票背面签好名,就交回给她。她走后,我才问了问客服接待处的小姑娘,她问什么退费。小姑娘说,她说医生都中午一点还没下班,想医生早点下班,而下午她自己也准备回老家了,所以还是不做治疗了,因而退费。这么久,我还是第一次碰到为了照顾医生感受的退费,挺后悔刚才没和她多聊几句,也许可以帮她解决中午做治疗的问题。
有些事习以为常后,生活就会变得僵化,而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些真诚,世界就会美好起来。
关于悦跑圈
2019年开始有点偷懒,跑步的次数在减少,理由很多,总结一句:缺乏活力。这种活力类似于日复一日的日子,看得越清楚,反而越容易掉以轻心。开始有点担心中活力的源泉如何增加填满,接着去面对将来的日子。
直到有一天,跑圈的跑友在中山公园集体跑了个心形,并在朋友圈留言,做这一切事是为了鼓励因为生病暂时退出跑圈的朋友。看着手机图片里的心形,感觉原来每个人都是一样,区别在于自己怎样去思考和实现。人可以孤独的处,也可以寻找心灵依靠。这种力量的源泉在内部,也在外部,需要的是一种感动。这种感动更高于情绪的波动,是一种从心底最深处温柔的平静,微笑着孤独相望。
跑步是可以寻找到这种感动,跑了这么久,突然才知道,自己想找的东西。
关于iwatch
终于还是戴上iwatch。有一段时间挺拒绝着数码手表,而钟情于机械表。更喜欢机械表的独具匠心和玲珑剔透,以及感受滴嗒声下时间的流走。数码表的变化源于虚拟,表面可以变化无穷,但始终如水中云月。那天晚上,朋友发了一张图片,是iwatch24小时心率记录的图表,咨询身体健康情况。朋友年轻有成,年龄比我小,靠自己打拼,财富自由多年,最近一直在研究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这一点的思考想法彼此相近,让我们成为挚友兄弟。
他发图片过来的原因是感觉身体有点不适,在表中图形波动很大,有些不理解只能问我这个医生朋友。自己判断应该是他那天喝茶过多的原因导致,一般很快会过去。这件事的晚上,我觉得还是应该戴回iwatch。在现在数字化生活的时代,我们有很多渠道去感知自己,做出合理的判断,从而少走弯路。以前写过一篇书评,讲未来医疗的模式,不久的将来,身体的管理不再由医生来主导,而是自己来主导。所以我们必然要适应这种身上传感式的设备,这是改变我们未来医疗模式的开始。
身体是自己的,这句话在未来将会变得更真实和直观。
关于一个深夜的审批
接近晚上11 点,手机的工作企业微信传来两声提醒声,看了看,知道朋友又还在工作批文件。有些冲动,立马回微信劝早点休息,明天再做吧。我们现在工作的密度和强度都是不断增大,工作的碎片时间化, 让每个人在上床睡觉前的那一刻其实还是在工作。但这种工作的积累最终导致的是项目的合理完成吗?曾好好回顾一些项目,其实真实有价值的工作时间不超过总项目的1/5时间,也就说4/5 时间我们都在盲头碰撞。
所以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思考对方向,这样团队才会发挥最高效的战斗力。
关于风铃
风铃是最近自己在静修时用的背景音。今年用了快3个月,每次15分钟,呼吸的节奏可以得到很好的调和。静修也许有人会觉得浪费时间,在静修期间,确实我们躯体什么都没干,盘坐,呼吸,冥想,感受的是时间在这空间的流走。从价值效能看,确实是需要消耗时间的。但还是会喜欢静修,这是独处的一种最舒服的方式。在繁忙的日子,什么是最重要的呢?财富、地位、健康,这些也许都重要,但也都带不走,其实最根本的是回归,本心的回归。
在风铃下,处闹市,而感清幽。有时候不需要要求远走的形式,一场说走就走,和一场静处的放下其实都是一样的回家。
关于一个身边的包裹
在办公楼下,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拿着一个大包裹,是熟悉的一位朋友。每天楼下包裹一大堆,其实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但还是问了一句是什么来啊?朋友说:字帖,抄经的。这让我想起自己书桌下那卷放了近一年,还有一半没完成的金刚经字帖。去年曾计划抄完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但最终还是没有完成,尘封桌下。如果问抄经有什么用,我相信抄写过的人都应感觉过那份宁静。
那一刻觉得自己应去找回一些抄经的时间。回看那位朋友,感觉她身上确实有光。
关于的“关于”
写了好几个“关于”,才发现最近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用“关于”文体。后来想想,也许是这段时间写“关于**的请示”,“关于**的报告”这类文体而落下的后遗症。我们一天有多少时间在给工作洗脑着,有些时候,连说话形式都会和写的报告文体一样,这也许叫“官方语言”。目前还没想清楚,这是否是好还是坏,毕竟也是生存的一种需要的工具。在规范和随意之间,其实重要的是去找到一个平衡点,来支撑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时候该正式的就要认真起来,该随意的就让空间飞起来,毕竟时间还是有限的,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才是重要的。
雨季估计还是会继续着,有着连绵不断的湿漉漉和黏糊糊,身体这样,情绪也一样。翻了翻《黄帝内经》,看看春季应该怎样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多学学,多练练。
雨季还是会很长,有着期待,其实阳光就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