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怀了二宝之后,我刻意的关注了很多二胎相关的公号,咨询了很多有二胎的朋友们的日常,也看了很多书。其中一本台湾出版的书《还好,我们生了两个孩子》给我留下了蛮多印象,尤其是谈论手足那篇。
我是独生女,印象中手足之情就体现在父母弥留之际一起商量要不要拔管子!而书中作者真正感受到手足之情其实就是简单的日常,一家四口逛超市,大人聊大人的,回头发现俩兄妹也有说有笑聊起来了,那一刻作者动容。
我家二宝还小,只会说“爸爸妈妈”,书中的场景目前我还体会不到,但是生活中也有很多次另我动容的时刻。
那天我感冒了,症状就是头疼,躺在床上对儿子说“妈妈生病需要休息一会儿,你和妹妹先自己玩”然后就闭目养神,过了一会儿妹妹应该是要过来找我,就听到哥哥小声对妹妹说“嘘,咱们的妈妈生病了,需要休息,你不能打扰,哥哥陪你玩吧”然后我偷瞄到哥哥把妹妹引到玩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内心特别满足,也很感动,因为手足之情让哥哥多了一份责任。
还有一次,妹妹被室外的噪音吵醒了,小家伙表情不爽,刚准备哭,这时哥哥不知因为什么刚好进屋,妹妹一看到哥哥,表情瞬间由哭转笑,目光跟随哥哥。哥哥心情好会打个招呼,大多数选择忽略,留下妹妹一张“崇拜脸”僵在那,甚是搞笑。
随着妹妹长大,兄妹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也更有默契。妹妹会帮哥哥打下手,搭积木;哥哥喜欢搭个小窝把妹妹放里面,妹妹还觉得很享受;音乐一起,俩娃一起手舞足蹈;吃饭有时俩人互相抢,一人一口,特别积极;就连洗脚都要一起;睡觉也要挨着(睡着尽量分开)。
此时此刻,他们在我的左右两边睡着,希望他俩就这样玩玩闹闹的互相陪伴长大。
手足就是相互陪伴长大的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