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油箱盖是我的专属座位,一米七八的爸爸毫不费力的踩着油门,后边只留下一袭烟雾,带着我去街道,只有我,十分钟的路程。爸爸走起路来很带劲,我都是拽着衣角在后面一颠一颠小跑。加快步伐给爸爸说着我的购物清单。
市场里,爸爸买好浅棕色陶瓷的大砂锅,我都能闻到火炉上喷鼻的米线了,那是我们家的第三个砂锅了。小时候的雪都是实实在在的雪,银装素裹铺天满地很厚实,我们都可以划好久的冰,我的耳朵手经常被冻得通红,起皮红肿结痂,上街又给我准备防冻的耳套、围巾、手套了,粉色毛茸茸的耳套、格子围巾、带花的手套、一个青绿色的羽绒棉服,我不喜欢妈妈做的棉裤穿着太臃肿,爸爸会给我买轻薄的棉裤再加一个黑色的条绒外裤,配一双短靴,就这样我还是被冻得惨不忍睹。摩托车两旁挂着蔬菜水果,我们喝着西北风回家了。“喔喔”奶糖的藏身地只有我知道,在厨房的红色坛子里,还有我的零花钱。坐在长坡上溜冰,回家可以吃米线,烤着火炉,妈妈给我抹的“棒棒油”锃亮黑腻。
家里离学校的距离可用脚丈量,只有2分钟的路程,爸爸会用空的饮料瓶灌好凉水给我装好,每天都是5毛钱的零花钱,我用来挥霍,零食吃的流哈喇子。第一个青绿色的台灯仍旧在我的房子里,灯光下书桌前,我跪在椅子上写卷子。慢慢四五年级了,学校离的远了,学会了骑自行车,那时的自行车轮胎很爱漏气,爸爸经常也在外忙,手刹不太灵敏,不知道在柏油马路的长坡摔了无数次。五年级时有次过生日,早上慌慌张张的出门,没洗脸没刷牙,是前一天晚上扎的辫子,丑丑的骑车去学校了。中午放学在门房我拿到了5元的零花钱,爸爸专门送来的,就去忙了。星期天,爸爸接我和妈妈去县城逛,我们走着去街道坐车,我依旧跟在他的后面,别人说“你们家都奔小康了”,我问他什么意思呀?那时还没有开始新农村建设。那天和在医院的堂姐聚了一餐,又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第一次知道了“蚂蚁上树”这道菜。买了衣服、带了吃的、我一个人坐着班车回学校了。
自此,爸爸一直忙着,我们见面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