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的规矩

古人做事是最讲规矩的,包括吃饭。我的爷爷,早已作古,要是还在的话有一百多岁了。爷爷在世时我是个不怎么懂事的小孩子,爷爷经常在饭桌上教我怎么吃饭。

在爷爷的观念里,做人做事,吃饭是第一步,如何吃好一顿饭,是学会做人的开始。

爷爷没读过书,丁字不识。但对于饭桌上的规矩,爷爷就像是个最有文化的人。爷爷的餐桌文化也是上辈传给他的,他理所当然要传给我们孙辈。

在爷爷那里,吃饭的规矩多着呢,让我细细道来。

首先吃饭的坐姿要端正,不能架二郎腿,不能扒在桌子上吃,更不可不端碗用筷子刁着吃。

端碗一定要用大拇指扣住碗沿,这样才端得稳。绝不能用手心托着饭碗,这样端碗要是别人不小心碰到,碗就会掉地上打碎,而且撑着一个碗也显得轻浮懒散不庄重。

添饭时不能深挖洞,要从上面一层先剔。添加完饭后,饭勺要插在饭上面,切不可随意丢在饭上面。

饭不能装得太满。装三分之二或平碗则可,吃完了再添。要是像装斋饭那样堆得老高老高,还要用饭勺压紧,这是最禁忌的,大人非骂死不可。

筷子不能竖插在饭碗里。碗里插筷子就像敬香,这在农村是很忌讳的,这一点要切记,小孩子随性经常把筷子往碗里插,为此爷爷经常告诫我。正确的放筷子的方法是,平放在碗上或桌子上。还有,手握筷子的方法也很有讲究,爷爷经常教我握筷子的方法,这一点我就不好细说。

夹菜的规矩也多。首先,伸筷子夹菜之前你得看看筷子是否干净,要是筷子上留有饭粒菜渣什么的,得先吮干净筷子再夹菜。不能用筷子在菜碗里乱翻,一筷子下去夹到什么算什么,不要夹起来又放下,放下又夹起来。夹菜要夹靠自己一边的菜,绝不能夹到靠别人一边的菜。

桌子上不能漏饭粒。有些人吃饭好像嘴巴有漏,桌子上总是漏饭。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能像饿鬼似的狼吞虎咽。尤其是嘴巴不能吃出声响来,像猪吃食似的太难听。

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有话只能轻声细语,最好别说话。吃饭就一心一意吃饭,有话留着饭后说。一顿饭结束碗底要光,不能留下剩饭,哪怕是一粒饭也要吃干净。

吃饭不能离桌,要端端正正坐在桌子上吃完。小孩子好动,喜欢端着个碗到处乱跑,有些大人也随意端着个碗离席站着蹲着吃,我爷爷最是看不惯,把我们管得很严。

饭后抹桌子也有讲究。桌上掉落的残渣要往自己哪个方向抹,不能四向乱扫,更不能把剩渣往别人一边抹。

吃饭是很庄重很神圣的一件事情,这一切皆缘自耕种不易。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古人最是珍重粮食,珍惜自己的劳动,到了餐桌上立的这些规矩,乃是最后体现劳动的价值粮食的宝贵。餐桌上的种种行为规矩,有些看似严苛烦累,细想很有道理。

坐有坐相,吃有吃相,餐桌上的吃相,其实就是文明礼仪形象。古人很注重餐桌文明,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由此可见一斑。

可惜现在几乎没有谁讲究这些规矩了,吃饭随性而为,家庭餐桌上如此,外面众人场合吃相更是丑态百出。现在什么都进步了,然而吃相方面却今不如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