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先生相识于大学,前面的文章有提及,第一次见父母,并不算很愉快,以至于后面一度我都觉得婆家不喜欢我。
大二那年国庆,先生父母催他把女朋友带回去看看,我当时确实不太想去,有两个原因:一是觉得对开州不熟悉,二是觉得后面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呢。但我的性格又经不住耳旁风,后面还是去了。
初次见面
叔叔阿姨开车到长途汽车站来接的我们,先生八字太大,喊的是:幺爸、幺妈,我还纳闷,给他发消息,问他爸妈不是说要来嘛,他跟我解释了当地这种叫法。
回到家,一起吃完晚饭,叔叔阿姨就出去了,我也没过多问,就和先生奶奶聊聊家常,那时奶奶留着短发,人看着很干练,跟我聊先生小时候如何听话、能干,长大了也很孝顺,问我家庭情况、兄弟姐妹等日常话题,发小打来电话,我便出去接电话了。
那时外面天挺黑,我从外面接电话走到楼梯间,忽然发小问我:“你最近怎么安排,我来找你玩?”我愣了一下,跟她说,我来男朋友家了,接着跟她解释,本来是不准备来的,结果男朋友一直劝我,想带我回家看看,他爸妈也想看看,我就来了。中途我们又闲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我准备接着去找奶奶,突然楼上传来阿姨的声音:“亚亚(我的小名),你和松松(先生小名)要不要再吃点宵夜?”
听到这声音,我瞬间石化,心里无数条小鹿乱撞,意思是刚刚和发小说的话都听到啦!赶紧回复:谢谢阿姨,不吃啦!就跑去找先生,述说刚才的尴尬。
间接争执
国庆假日很快结束,我们各回学校,当时这件事困惑我许久,总觉得自己是个没脑子的人,先生时常调侃,倒总是让我放宽心。
第一次是间接争执,某假期(时间太久了)先生回老家了,我们约好提前回来陪我去医院检查,身体有点小问题,我从小有些惧怕医院,就多叮嘱了几句,他也点头答应。
后来约好的那天,先生并没有提前上来,给我的原因是:本来已经买好票,他妈妈说第二天有个顺风车过来,让坐顺风车,就非让先生把票退了,当时我也年轻,听到就有点生气,觉着先生不遵守约定,二来觉着阿姨管得太宽了,都这么大的人,连出行决定权都没有,等到第二天,顺风车临时决定推迟一天,最终还是坐了大巴,为这事,先生和他妈妈还掰扯了几句。
第二次间接争执,是大三暑假,我去湖北爸妈家,突然生了场病,医生建议我马上住院治疗,当时先生在亲戚那里打暑假工,听到消息后跟家里说要过来看看我,先生妈妈不太愿意,还给我打了电话,关心问我怎么样?严不严重,看严重的话松松就过来?
当时接电话,我是懵的?啥叫严重不?不严重医生让住院!我也不知咋回答,客套了下,就说看先生,双方不知再说啥匆匆结束了对话。
后来先生还是过来找我了,也是从那次以后,我发现先生妈妈不太干涉先生的决定。
结婚
从我们决定结婚后,我发现我和先生妈妈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结婚前,大家都是正常吃饭,自己吃自己的,结婚后,我只要夹哪道菜的次数增多,先生妈妈就会把那道菜换到我面前,让我一度有点受宠若惊。
后来我还调侃先生,怎么你妈妈和其他不一样,其他妈妈都是结婚前对媳妇特别好,结婚后就变了。先生问,你喜欢哪种?我不语,心里是开心的。
现在的我们
现在婆子妈(重庆叫法,就是婆婆的意思)和我们不常住一起,他们住在老家,我们住重庆,我喜欢买吃水果吃,吃到好吃的水果,就会给我妈妈和婆子妈各寄一箱,过年两边都会带上好吃的水果、零食回家。
过生我会给两边父母买蛋糕呀,或者买礼物,我们房贷压力挺大,太贵的礼物暂时买不起,但是双方父母过整生,比如50岁,我们还是会买份贵重的礼物祝贺。
家里也体谅我们年轻赚钱不容易,平时城里生活节奏快,婆子妈会托人给我们带土鸡蛋,会把竹笋、豆干、牛肉炒好抽真空邮寄,会寄香肠、腊肉、肉沫给我们,方便处理。
每次过节,就盼着我们能回去,如果回不去,隔三差五,我们会跟她们多开视频,多沟通近况。
所以,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挺开明的婆子妈,礼尚往来的关系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