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那点事儿

    最近网络上有两个热点引发了大量讨论,一个是北大博士发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管得太多太细,搞到自已差点崩溃,最终12年没回家,6年同父母断绝关系一事,在知乎上这个话题下的高赞回答多是批判父母赞扬博士的,中心基本都围绕在“父母皆祸害”“你们剪断了我们的翅膀,确又要让我们飞翔”等几个观点上,信誓旦旦说对于我的孩子,一定尊重他们意愿,让他们自由飞翔。另一个是14岁的女儿同小男朋友早恋,父母没有反对,但给出了不能影响学习和不能发生性关系两条底线,但女儿还是发展到两条低线双双突破,和小男朋友开房,最后被父亲打断尾骨的事儿。知乎上高赞回答大多是为父亲叫好的,意思大抵是父母应该有权威,否侧孩子不会信服,傻傻犯错都不知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必须对他(她)严格管教,长大后他(她)会理解。

    我不知道两个问题下为高赞回答点赞的人中会不会有同一群人,以及他们对这两种相反的回答又怎么看,我是希望有这么一群人的,因为这种对比会引发一些思索。如果大家只是关心自心自已关心的话题,点赞自已认同的观点,那么就只是会在自已的舒适区打转,不会有什么提高的。当然,如果只是怀着看热闹的心态,看过就忘,那更是一种浪费时间,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一丁点的作用,那么作为父母的孩子和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些什么启示呢?

    高赞答案们有其道理,否则也就不会得到那么多的认同,但大多数的高赞答案也仅仅是有道理而已,没有更深层次的思索,也就难以给出明确的指导,这两件事说白了就是家庭矛盾,这种矛盾可大可小,但要处理得当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种矛盾要先从人这种生物本身说起。人是一种很特殊的生物,首先,作为自然生物,他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否则人就不能生存。但同时,人也是一种社会生物,他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他是上司的下属,也是下属的上司,他是他自已,同时他也是社会的一员,他自身需要存在于世,但同时他无法脱离社会身份而独立存在,这就是人的公私二属性,人类社会的矛盾基本都来源于此。具体到这两个事件,也就是子女个人同家庭(父母)团体之间的矛盾,矛盾解决得好,自然家和万事兴,解决不好,一地鸡毛。在这两个事件中,子女追求自由独立,可以归为予的角色,父母需要经营家庭,可以说是盾的角色,博士的父母管得太严,是盾太硬,女孩儿了父母太过放任自流,是盾太软。但多硬多软是合适的,确没有一个标准,由此可知齐家之难。

    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是没有一定的标准的,但没有标准不等于无法解决。古人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一句已把此事说尽。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只要在家庭中有一个人,可以反观内省,在自身上下点功夫,找到矛盾的平衡点,要解决此事都不难,难就难在所有人都认为自已的对的,对对方所作所为完全不认可,那就真的难办了。

    不过,我个人倒是觉得,高学历的人可以多担待点,要不然,这么多年教育不是白受了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确如此,家里的事或大或小,都能擦出一点明亮的火花,进而烧及家庭中的每个人……… 我家最...
    BigBoos1阅读 247评论 0 0
  • 姓名:林小微 公司:绍兴恒兰电器有限公司 【日精进打卡第015天】 【知~学习】 《六项精进》大纲诵读2遍 《大...
    释微阅读 174评论 0 0
  • 人会,恐慌,焦虑,也可以说是脆弱。面对疾病,痛苦,死亡,很多让你不确定的不好因素。你会很想找人聊天,会诉求有个倾诉...
    南无涯阅读 225评论 0 2
  • 整理书桌的时候,无意间看到那几本摆放整齐的随笔本,便随手取出其一,静静坐了下来。 不愿提及,但这确乎已是几年前的习...
    芳菲菲兮阅读 609评论 3 9
  • 早上照例看了几篇文章。不同于以往的,看到了歌手薛之谦成名前弯弯曲曲的路,还看到了作家方方的辛酸史。更加体会了一句...
    瑀轩阅读 29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