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上班路上,我都会固定的听两三个专栏,每听完之后会停下来几分钟思考,他刚才讲了什么?之前是不是别人也讲过这个话题?他们说的有什么差别么?在看了三个月专栏下来,我发现很多时候他们讲的知识都是关联的,同样的话题却能给我们不同的视角。
记得在某个专栏中提到了读书笔记,里面说到,「当你读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你就发现书与书之间是存在联系的」,没错,书与书,知识与知识之间是存在联系的,而一个好的读者,善于读书人对这种联系非常敏感,但我还不是,我还在主动培养这种敏感。
对于新学到的知识点我更倾向于去思考之前是否接触过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只适应于他讲的这个场景么?就像笑来老师能把串并联这种简单高中物理知识联系我们生活中来,他是怎么说的?他把两个任务之间加入了串并联的概念,有时候修改任务之间的串并联关系就能更好的提高效率,就像工作和成长这两个任务,事实上我们可以他们并联起来,很多事其实都能和成长并联起来,就像现在我在坚持的写作,之前还看到了一个观点也说明了这点,只是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学习可能并没有多大收获,反而是工作中的八小时才是最快的成长的机会。
笑来老师在专栏中这样说过,“聪明人”总是在学到东西后,都“不由自主”地多想一步:
- 这个道理还可以用到什么地方?
- 如果还能用到另外一个地方的话,那需要注意什么才不会出错?
多思考一步并不难,但我身边却很少有人能做得到,其实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他们没有这个意识,这三个月下来我在得到和混沌研习社上学到了很多,也忘记了很多,我在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也在培养学习后通过“多思考一步”的方式去发现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就算是同一个知识其实也可以有很多角度去解读,知识是会不断更新的,几年后可能某个观点的结论就改变了,所以当我们接受某个观点某个结论后不能故步自封,应该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罗胖总说我们这代人可能会赶上医疗的进步,我们这代人很可能可以活到一百岁,那么退休后我们应该拿什么来充实我们的老年生活呢?每个人应该都有不一样的答案,但我认为应该是学习,不想被时代甩下的话,那就只有不断的学习,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所以那么既然我们要学习,就要有效的去学习,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培养这种敏感是我应该去做的。就像我想做一件事,我首先会思考,这个事是否可以和我成长并联,如果是我就会毫不犹豫,很多人都觉得等我准备好了我再开始,其实那时候已经晚了,因为我觉得就是因为我做的不好我才要开始,而不是等我”准备好了”才开始。
学习一个新的知识不难,多思考一步不难,细心发现联系不难,但坚持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