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姜姜一年产假回来,一直跟我们说这一年特别没有安全感,没有吃上一顿好饭。这个年代还有吃不上一顿想吃的饭的时候?
原来因为怀孕生孩子的原因,姜姜在婆家呆了一年,婆婆是一个很勤快的人,心眼好,时尚爱美,无论家里还是出门都是干净利落的让人挑不出毛病,公公也性子极好,在此之前,她一直认为老公家幸福美满。
出了月子,一家人开始一张桌子吃饭,问题就渐渐浮出水面了,公公婆婆会经常在吃饭的时候争吵,原因不一而同。在一段时间后她终于发现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婆婆不喜欢做饭,而公公唯一对吃比较有追求,于是经常为了谁做饭,吃什么一直争吵,直到饭桌上也一直无法平息。处于中间,她常常被动的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默默吃完一顿接着一顿饭,以至于竟然差点产后抑郁。
这也让我无比想念自己的父母与家庭。
从小,家庭条件并不好,但是记忆里关于家的部分总是温暖中带着饭香的气息。吃面条时,爸爸炒菜,妈妈和面擀面条;吃饺子时,妈妈和面,爸爸跺馅;每年大年初一,在妈妈、弟弟和我总是在被窝香香睡着的时候,爸爸会凌晨一点起来放开门炮,自己跺馅包饺子,直到天亮我们起来就能吃上新年的第一顿饭。
考试成绩不好时,回家爸妈在厨房忙活,我一个人坐在门槛默默流泪,爸妈会将热腾腾的饭菜端过来告诉我可以下次更好;爸爸出门干活累的满头大汗,妈妈端上热水,爸爸一边擦脸,妈妈一边摆碗筷;住校伙食不好,爸爸总是隔两三天去县城看我一趟,或者去吃大大一碗肉丝面,或者就着小醋吃一锅香香的锅贴。
我和老公相识于一场饭桌聚会,席上老公热心张罗,因为谁都不认识,局促中,是老公送上饮料,递上可以选择的饭菜,一场聚会下来成就了我们的姻缘。作为当地人,最初的所有约会几乎都是大街小巷的带老公去吃各种特色小吃,跑遍了几乎整个城市,附带着几乎整个城市的公园,美景,图书馆,博物馆。。。我们就在这样的一餐三饭中相互认可,确定牵手。
有人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可见吃在婚姻里的份量。婚姻家庭正如菜市场刚刚带回来的新鲜食材,有了相互融合,彼此体谅,才有一桌好饭。吃,不仅仅为温饱,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再加工,你添柴,我来掌勺,不是你推我让,正如交谊舞,你进我退,你退我进,默契里带着温情。
爱在凡尘,为你洗手作羹汤。有人说,在混凝钢筋的城市呆久了,总是想念乡下的日子,每当佳节到来的时候总是想念妈妈的味道。家是什么,是记忆里,夕阳西下时,远望村庄,家家炊烟升起的情景;是生病时,妈妈炖的一碗老汤;是爱人悄悄藏在碗底的一个荷包蛋,因为是你,因为是一家人,所以饭菜有了味道,生活有了幸福的微笑。
以后,我不再问你过得幸福吗,我只想知道你吃的好吗?